“在下一代互联网,真正的数字化时代将来临,家庭中的每一个物件都将可能分配一个IP地址,都将进入网络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调控,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质变。”在8月份上海举办的“2002年中美高级网络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这样来描述下一代互联网将带给人们的惊奇。
12月19日,由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第一届计算机网络计算大赛“正式开锣。在这个会上,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下一代互联网有四大特征:“首先是更快,比第一代互联网要快1000倍,允许大容量的媒体传输。其次是更大,是指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这样,原来有限的IP地址将变得无限丰富,大得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颗沙粒配备一个IP地址,这样,家庭中的每一个东西都可以分配一个IP,真正让数字化生活变成现实,而在目前的IPV4协议下,现有地址中的70%已经被分配光了,明显制约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是更安全,目前困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大量隐患将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得到有效控制。最后,下一代网络更符合普通人的使用习惯,用户使用网络的各种服务要像现在使用电话机和电视机一样的方便。”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启恒说,目前,国际上互联网发展仍处于“第一代”应用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网络建设沿用的都是美国的标准。但是随着需求的不断提高,第一代互联网已经在速度、IP地址资源、安全性等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也随之露出水面。
所谓“下一代互联网”,始于1996年美国克林顿政府的“Next Generation Internet(下一代互联网)计划”。从技术上讲,它的传输速度更快、规模更大、更安全。许多国家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上都开始“军备竞赛”。
美国早在1999年就在近二百所大学之间建成了“下一代互联网”,日本已在日美之间建起了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主干网,欧盟也于去年建成了覆盖全欧的“6Net”。
目前互联网使用的核心技术是IPV4。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对中国有多重要?胡启恒说,目前,困扰国内互联网的技术问题之一,就是中国分配到的有限的IP地址过于分散,不相连,而这在IPV6技术中完全可以解决,因为IPV6的地址长度是现有技术标准的四倍,足以解决地址资源稀缺问题,其性能也有很大提高。
1999年12月,我国就开始了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第一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和解决技术问题。去年7月,在清华大学通过国家鉴定验收。这是我国第一个高速计算机互联试验网络,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Internet2的连接,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该项目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承担建设。NSFCNET采用200GBPS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传输技术,在北京建立了连接6个节点的2.5-10GBPS高速计算机互连研究试验网,并分别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以及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络Internet2和亚太地区高速网APAN互联,是我国第一个与Internet2实现互联的计算机互联网。
据项目主持人、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介绍,NSFCNET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密集波分多路复用光纤传输系统(通信基础设施),二是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网络),三是高速网络的典型应用(网络应用)。在这三个方面,NSFCNET均创下了多项国内第一。
去年,美国一个医生就通过下一代互联网控制一位机器人为一位2000公里以外的病人做了胰腺癌手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对地震预测、大气检测、疾病监控等许多难以控制的事物,人类通过下一代互联网,都将轻松自如地掌握。
但是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NSFCNET只连接了北大、清华、中科院等6个节点,而且仅限于北京地区,无法满足研究活动的大规模开展。相关资料显示,当时NSFCNET的下一步规划是连接国内的10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个规划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国家基金委已经没有资金让这个项目走得更远。在NSFCNET基础上建设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只有加速网络的建设、研究和开发应用,才会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在高技术发展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2002年春节前夕,一封57名院士的联名信被送到中央。牵头的是中科院资深院士、中国空间自动控制学家杨嘉墀先生。信的主题是“关于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议”。
春节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得到了国务院有关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指示。在今年3月8日和3月29日,国家自然基金委召开了国家计委、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科院和自然基金委等六部委参加的部际协调会,落实国务院的指示。
在协调会上,各部门一致认为中国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跨部门的、用于研究的网,可以改变由各部门建网的局限性,同时可以为广大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和科研活动提供一个公共平台。
协调会的结果是喜人的。目前,可以肯定:国家将会斥巨资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下一代互联网;部际协调会提交给国家计委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研究初步方案”将会得到一定的采纳。
如果确定未来3年在全国完成200个下一代互联网节点的建设,那么将会有大规模的投资,必然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现在,国内的企业还没有能力制造IPv6路由器,中国有关下一代互联网的产业基本是一片空白;而一些国际通信巨头,像思科、诺基亚等,已经研制或拿出了一些配套产品。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李晓明认为:下一代互联网,从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软硬件都将面临一个挑战,来一次重新洗牌;这给了很多企业新的机会,有可能打破现在网络经济的格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开发,网络的自主安全性将大为增强,而这也正是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链接
32位的IPv4地址理论上可以提供40亿个网络地址,而根据RFC3194规范,实际只能提供2.5亿左右的地址资源。而且这些地址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美国。中国目前有4500万以上的网民,却只有2400万个IPv4地址,也就是说我们许多人上网是与别人共用一个“身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网上活动。网络地址的短缺已迫在眉睫,IPv6应运而生。但是,相对于信息时代的时间观念来讲,从IPv4向IPv6的移植必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尤其现已非常普及的相关技术设备,如何顺利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问题将异常突出。
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图像、视频和其他大数据量的数据类型都需要在网上传输,促使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对计算机、服务器、集线器和交换机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今年6月,万兆以太网标准正式出台,该标准及其特性为未来的市场发展提供了美好前景。随之而来的是万兆以太网全面进入市场,厂商们纷纷按照该标准推出产品,一些厂商推出了从IPv4到IPv6进行转换的软件解决方案。其中,美国极进公司(Extreme Networks)一直走在万兆以太网交换技术开发的前沿。早在2001年,极进就和另外几家著名供应商共同完成了一个万兆以太网兼容性测试,成为全球首次遵循新产生的IEEE8-02.3ae万兆以太网标准的实际应用。伴随万兆以太网标准的出台,极进也将其领先的万兆产品和完善的万兆解决方案推入市场。(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