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2003-01-03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我有话说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于1996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建设。几年来,基地建设之初确立的“创建具有理科和医学相结合特色的一流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战略设想已基本实现。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认识到,基地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教学体系,全面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理论,我们把基地建设与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医学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项目相结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我院申请到三个课题。一个为“基础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这个项目从修订基础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入手,使我们的培养计划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基础扎实,掌握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另外两个课题是“生理学课程改革”和“更新知识、探索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新途径”。这两个课题均被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主要研究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教师们自编了特色鲜明的教材,并大幅度压缩了课堂教学的学时,增加了院士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等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调动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对这样的改革反应强烈,认为收获很大。这两门课程均被教育部评为理科基地名牌课程。近几年在编写新教材的过程中,各学科的教师都尽可能把本学科研究中比较成熟的新进展、新内容加进去,使教学内容能紧跟上时代的发展。

医学本身是一门知识浩瀚、发展迅速的学科,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很多。以前那种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死记笔记的学习方法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基地在研究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已制作完成五个学科的十余个教学软件,并已制成光盘出版。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电子教案已在基地的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教师的教学手段多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掌握得也更牢固了。

几年中,我们将理科基地建设的大部分经费用于购置实验室的设备仪器,改善实验室的条件。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转变教育观念,在加强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自主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课的整体教学水平,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教学评估工作,动员和鼓励各系、室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评估,目前已有10门课程通过评估,获得了I类课程称号。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学校、学院、系、室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估机制,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监控。今年,我院又成立了教学督导组,组织部分老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了解和反馈教学信息。通过几年不懈的教学评估活动,教学质量在稳步提高。

几年来,我们总结了过去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现代医学和科技发展的现状,对基础医学专业的学制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两次较大的调整。1999年首次将新生送入北京大学学习一年,让学生在北大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接受更多、更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熏陶。新的教学计划还加强了对专业课教学和学生做毕业论文的管理。今年,学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基础医学专业的学制改为学-硕-博连读的八年制,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基础医学专业人才。

在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的工作中,我院生物化学和生理学两门课程被评为名牌课程;基地班学生启动国内外校际交流活动,1人免试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深造,3名学生被德克萨斯州大学录取进行暑期学生交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