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皇后豫剧团为何名声大振

2003-01-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戏剧不景气、剧团陷困境是全国范围内的老问题了,但王红丽挑班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10年来却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创排了9部新戏,其中《风雨行宫》已演出了两千多场,并被全国不同剧种的多家剧团移植搬演;现代戏《铡刀下的红梅》一年来已演出了上百场。10年来,他们不要国家一分钱,每年演出300多场,并演到了台湾,成为全国500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的一面旗帜。

名角好戏闯市场

民间职业剧团亦即民营剧团,他们有的挂靠企业,有的则完全以演出来维持生计,王红丽挑班的小皇后豫剧团属于后者。一个剧团,要在演出市场中生存,必须有名角和好戏。王红丽出身梨园世家,唱做俱佳,被誉为“豫剧小皇后”,在省内知名度很高。但只演老戏是不够的,观众看腻且不说,演员也需新戏来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才华,并提高自己的演技。为此,小皇后豫剧团请来著名导演余笑予、编剧宋西庭等一起先后创排了《风雨行宫》、《五凤岭》、《美女涅记》、《花喜鹊》、《三更生死缘》(1、2、3部)及《铡刀下的红梅》等9台高质量的新戏。这些戏投资少,观赏性强,成为真正的“看家戏”、“吃饭戏”。其中清装戏《风雨行宫》已演出两千多场,王红丽也以此剧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非专业剧团演员首次夺得梅花奖,一时声名大振。

从观众和市场需求写戏,这是民营剧团的创作方向,而诸多专业剧团却更多想的是评奖,这就使得他们的新戏没有市场竞争力,而剧团也就仍旧半死不活。看来在创作上确立“平民意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走出城市天地宽

与专业剧团不同,小皇后豫剧团没有“皇粮”,所有开支全靠演戏来维持,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一口热气,一口凉气”地唱出来的,要生存,就必须演出。从建团至今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演职人员基本上是在辗转奔波的巡回演出和严格紧张的集体排练中度过的。除了农历年关之前的一二十天,他们几乎没有星期日和节假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重庆、江苏、湖北及北京、天津的广大城乡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小皇后豫剧团曾三次进京演出,参加过太原和石家庄的戏剧节演出,但每次都是一站一站地演过来,之后再一站站地演回去。他们的舞台在民间,在乡下,他们去的多是边远、贫困、艰苦、别的剧团不愿去的地方,住最便宜的旅店,或住在老乡家里,有时甚至住在后台,而演完后连夜返回也是常事。他们没有骄娇二气。

改革唤起凝聚力

剧团不好带,是圈内人的共识。但小皇后豫剧团却以改革兴团:打破大锅饭,引进竞争机制,剧团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在管理上,实行经理负责制;在分配上,根据演员艺术水平高低、贡献大小、剧团收入情况,合理拉开档次。种种举措,大大激发了演职员提高自身素质和参与演出的积极性,使这个新型艺术表演团体充满了活力。

小皇后豫剧团目前共有78人,他们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纯朴、团结。在这里没有互相倾轧和“拆台”,有的是“台上一棵菜,台下一家人”的集体精神。这个剧团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是一专多能,不光演戏如此,制作道具、装台卸台的活儿,也是大家齐动手。建团伊始,剧团排新戏《风雨行宫》和《美女涅记》,租用的排练场是一家电影院,白天放电影,晚上11点才能排练,凌晨三点才休息。寒冬腊月,剧场内没有暖气,演职员们咬牙坚持排练。就这样只用了22天,两出大戏就排成了,其间还恢复重排了两出叫座的老戏。这种速度和拼命精神,令请来的导演余笑予十分感动,并感叹如今专业剧团很难看到这样敬业的情形了。

经历了10年的风风雨雨,小皇后豫剧团逐渐走向成熟,不仅王红丽演技日益提高,一些配角也很有光彩,如王燕、陈兰英、王兴刚、朱建军等,他们使小皇后豫剧团这个年轻的民营剧团在戏剧界占有一席之地。目前王红丽正在向中国戏剧梅花奖发起再度冲刺,但他们高质量的剧目却无缘参评“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和“精品工程”等国家级奖项。这使很多业内人士为之鸣不平,呼吁给予民间剧团更多的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