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目标的新维度

提高健康素质:
2003-01-29 来源:光明日报 李卫东 我有话说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事业根本目标和任务的新论断。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尤其是把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并列为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首先,认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据有关部门统计,儿童青少年中肥胖和低体重及心理行为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中国心理学会对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大约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到25.4%,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意义、空前重视健康教育问题。

其次,普及科学的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内容。其中躯体健康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有形态、眼睛、牙齿、头发、肌肉、抵抗力、睡眠食欲及排泄、生理功能、运动素质、无任何疾病和缺陷等方面内容。心理健康则要求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意志健全、统一协调的行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行为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等。社会适应性指人在社会关系中和社会环境中和谐一致状态。道德健康一般指社会规范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取向。也有研究者提出健康包括:健康的职业、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观念、健康的心态以及为了维持这些“健康”而进行的必要的健康娱乐……

我们倡导全面的、发展的、开放的健康观,包括生理意义上的身体健康(包括我们一直讳莫如深的性健康);心理健康(特别是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精神卫生等);社会适应意义上的对现实环境适度的心理反应、人际关系能力、应变能力、控制及调适能力等;也包括道德健康——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的适切性,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的是非观,履行社会义务的道德能力,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公正、诚信、明礼等;还包括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

再次,推行科学的健康评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在体育、教育和卫生系统,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我国对学生体质的评价,已经开始从单纯测试学生的运动成绩逐步向综合评价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和运动水平等跃迁。

美国的体质研究在国际上久享励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基本完成了由“测试运动技术指标”向测试“健康指标”的过渡。美国普遍使用的健康体质测试,主要测试身体组成、身体柔韧性、肌肉力量与耐力、心肺功能等方面的形态和功能。这几方面的良好状态,提供和保证了人们安全地从事运动的能力,即具备了优良的体质水平。在日本,沿用了30多年的体能诊断和运动能力测试1998年也进行了修订,指标项目减少,主要集中进行包括握力、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米跑、耐久跑等素质的测评,指标也从运动能力测试向健康评价靠近。

借鉴国际体质评价和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国情和学生健康状况的实际出发,2002年9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研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实施,旨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全面实施《标准》,将促进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目的明确地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体质健康目标;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一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相信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最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课作为健康教育主渠道作用、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抓出成效。有资料表明,在影响人们健康寿命的主要因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已占主导地位(占50%—60%)。例如:吸烟、酗酒、吸毒、暴食暴饮等不良嗜好都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诱发各种疾病,导致机体的早衰。近年来开展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爱滋病”的教育活动都是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有益尝试,开展健康教育,在倡导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方面,仍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