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先生(原名诵坤,字铭坚),苏州人,(1893-1980)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他从研究《诗经》入手开始了“古史辨”的讨论,初孕“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学说,认为古代的史实记载多由神话转化而成。1924年4月《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受到各界瞩目,使顾颉刚成为史学界的核心人物。1923年底,顾颉刚担任《歌谣》周刊编辑,专心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研究,成为《歌谣》周刊的主要撰稿人。顾颉刚决定就孟姜女故事作一系列专题论述,他主编的九期“孟姜女”专号,将征集到的孟姜女故事资料和自己的研究文章陆续登出,成为《歌谣》周刊所出专号中成绩最突出的一种。1927年4月,顾颉刚赴广州中山大学,担任该校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代理语言历史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等。此期间,他作为中山大学教授,被派往江浙一带为图书馆购书,他写了《国立广州中山大学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1981年重刊于《文献》季刊)。1929年5月,顾颉刚到北京,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又兼在北京大学上课,主编《燕京学报》。自到燕大后,顾颉刚专心于古史,主编《禹贡》,推动了历史地理的研究。先后撰写了大批论文。抗日战争烽火起,顾颉刚先生到后方,辗转西北、云南、重庆等地。1949年以后,先在上海工作,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从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一直到去世。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顾老的藏书组成与他的学术历程息息相关。
顾颉刚先生的藏书共计4.6万余册,其中线装书约6000部,平装书约2600种。现在全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收藏,并成立了“顾颉刚文库。顾颉刚先生的女儿顾洪撰写《顾颉刚藏书记》,刊登在《文献》季刊2002年第1期和第2期上。文章介绍了顾颉刚先生一生藏书的艰苦历程以及藏书特点。
顾先生自10岁起即出入苏州玄妙观书肆购书。这固然与其出生读书世家有关,也与苏州一带藏书风气浓厚有关。辛亥革命后到北京求学,更是流连于琉璃厂、隆福寺。因是穷学生,无多钱,也常常光顾地安门、东华门一带的地摊。婚后甚至变卖夫人的首饰以购书。1924年,顾先生将存于苏州、上海的藏书统统归到北京,三处的藏书合在一起,进入了藏书的鼎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藏书损失巨大,为散佚期,抗日战争之后为重聚期。顾洪的文章对鼎盛时期的藏书及散佚期的过程介绍尤为详尽。1937年,“七·七”事变后,顾颉刚先生离开北平,匆忙间将藏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放在燕京大学临湖轩,托付给顾廷龙先生,另一部分留在城里禹贡学会(现北京西四附近)。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所存部分被日军1821部队劫去,损失了三分之二。日本投降以后,经四下寻访,略有购回者。存放在城里禹贡学会者亦有遗失,如《峭帆楼丛书序目》一册,就是1996年春由钟敬文先生的一位学生从旧书店中买到,因看到书中有顾颉刚先生的藏书印,又托钟敬文先生送归。
文章还介绍了顾颉刚先生的藏书特色。首先这是集顾家三代人搜集而成,大量的古史考辨及历史地理之书,还有相当数量的文字金石之书。这是不难想象的。另外有特色的藏书是江苏地方志书,仅乡镇志书就有《同里》、《周庄》、《相城》、《梅里》、《黎里》等十数种。再有,这批藏书非常难得的是有顾氏家刻本及族人著述。这是珍贵的乡贤文献,非有心者难以寻迹,如同当年鲁迅先生辑刻《会稽郡古书杂集》之意义。作者特别钤印了顾颉刚先生的部分藏书印,为文章生色甚多。这些藏书印,有“劫余”、“劫后”字样的,是抗日战争之后为纪念痛心疾首的损失而专门篆刻的,钤印在幸免于难的藏书上。还有三方印章,系转请罗福颐篆刻,印文为“先祖廉军公收藏书籍颉刚记”、“先父子虬公收藏书籍颉刚记”、“吴县顾氏纯熙堂书库”,这是在五六十年代因为生活困难,准备将藏书出售时所钤盖的。这些藏书印不仅表达了书主人的珍惜之情,也记录了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