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一场专为女大学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招聘会,因为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宣告流产。其实这也不是新闻,早在去年4月份,在哈尔滨市某大学举办的“毕业生招聘大会”上,一家企业在招聘广告上曾堂而皇之的标明:“只招男生,女生免谈”。
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披露于媒体,实在引人深思。事实说明,由法律上的男女平等达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人才市场同各类市场一样具有双向选择性,应受市场机制制约。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凭市场规则,纯粹的人才市场首先考虑的是选用人才,是看学识、工作方法、创造能力及业务水平,而不是选用性别。人才并不因性别而有重大区别,不论男生女生,都应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每年高考时,各地的高考状元中女生居多,涌现了许多才女。而到了毕业时,“仅招男生”却占据了市场。这至少说明了,这种市场是异化了的市场,是性别歧视意识残存的市场。
如同一个家庭,没有女人就是残缺的家庭。一个社会,没有妇女的参与也同样是残缺的。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中,没有女性的奋斗和贡献,是不可想象的。
“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给女性以平等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妇女解放运动进程中的新课题。
(作者系《中国妇女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