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十年,中国的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者,踏遍了祖国的平原和荒漠,航行了渤、黄、东、南海,在海陆新生代上下第三系地层中找到了石油和天然气,获得年产原油1.7亿吨的巨大成就,名列世界第五位,从而不仅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且以陆相生油闻名于世。这是中国油气的第一次创业。
五十年开发陆相油气,虽然已取得巨大成就,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许多油气田现已处于中晚期,产能下降。石油天然气发展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每年需要用几百亿元的外汇来进口石油,而一旦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即使有钱又有谁会来供应我们石油呢?
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后,人们欢呼“洋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结束了“贫油”的历史,那是多么令人兴奋啊!但是,谁知道1993年又重新进口洋油,数量竟达到3000万吨!而且这种趋势还有增无已。2000年我国进口原油已达7000万吨,供需矛盾突出,已经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我们不能等闲视之了。
首先,真的中国油气资源贫乏吗?答案是否定的,两次油气资源评价都说明,我国油气资源的潜力巨大,目前探明率不到1/3,至少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就有待于勘探开发。在古生代期间,中国大陆由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块体逐渐拼合而成,块体之间的海水在退出之前,具有比河湖优越得多的生油条件和广阔得多的容纳空间,从而应该在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中找到更多的油气。因此,如果说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第一次创业是在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中获得油气资源,那么,石油天然气的第二次创业则应该是从突破前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油气开始。
早在“六五”期间,我们就已经认识到中国的海相地层中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在上、中、下扬子地区开展地球物理攻关。遗憾的是,尽管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却未能取得突破。这种种情况都促使我们深刻地反思。应该加大勘探力度,向科学技术要油气。
海相油气资源未能突破的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在理论上对海相油气资源的形成演化缺乏认识。起初我们只是认识到古生代海水退出中国大陆之前会有广泛的碳酸盐岩沉积,其中大量微体古生物会在埋藏中转化为石油天然气,但是,没有认识到中生代期间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期造山运动对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改造,以致古生代的油气藏受到严重剥蚀与破坏。贵州东部的麻江古油藏就是一个储量达10亿吨的古生代大油田,它被抬升到地表后,全部油气资源都逸散掉而无法利用。但是麻江古油藏也给我们另一个启示,即是否有没有遭受破坏的古生代油气藏?或者,即使遭受到挤压、改造,却未受到抬升而暴露于地表的古生代海相残留盆地?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华北、塔里木这些大型沉积盆地的下面,就可能保存着残留盆地,尽管它们可能已经失去盆地的几何形态,但只要保存条件良好,就可能储集油气。
第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在扬子地区攻关时,许多同志就发现碳酸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过低,而孔隙度,渗透率又不好,都不利于生烃和油气的赋存,从而怀疑在前新生代海相地层中寻找油气的可能性。其实,全世界分布的油气田都说明浅海环境中湖泊、河流更有利于生烃,而碳酸岩的储集体主要是孔、洞、缝及其连通性。因此,海相油气田勘探与陆相碎屑岩不同,主要查明的对象应是白云岩风化壳及递掩推复体制约下的断层展布。
第三、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上缺乏解决这种高难度问题的准备。古生代海相残留盆地是处于挤压环境之中,一般都受到逆掩推复体的制约,而且其埋藏度一般要大于新生代地层厚度。解决这种复杂地质体的问题,首先应通过反射与折射联合的深地震测深或加密的地震层析成象来了解测区的深部结构,提供速度参数;其次,要求反射地震勘探从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到地质解释都必须针对复杂地质体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99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长春博士在胜利油田,研制出二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并在精细速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于该地区的反射地震资料处理,第一次认识到在两条逆掩断层制约下古生代地层及众多断层的展布,使胜海古二井在2900米白云岩风化岩中,钻遇工业油流,日产原油1059吨。接着,大港油田在千米桥地区钻遇古潜山,获日产千吨井。与此同时,在塔里木盆地开发出塔河油气田,也是在古生代地层中发现重大工业油气流。
知识重积累,科技贵创新。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思考,我们终于认识到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并在东西两个战场上,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揭开了序幕。中国油气资源前景是美好的,只要我们针对中国的地质情况,大力发展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就一定可以找到并开发出更多的油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