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成为武汉市城区之一。全区版图面积20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79平方公里,山林151平方公里,水面631平方公里。乡镇规模合并以后,全区辖12个乡镇街(街道5个),一个农场。总人口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万人。
2001年,在区第二次党代会上,我们确立了经济强区和文明新区的发展定位,即:把山水资源定位于武汉市的农产品基地,与都市农业相般配;把庙山开发区、藏龙岛科技园区定位于中国光谷的拓展、延伸,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相般配;把纸坊定位于中等城市规模、卫星城市功能,与大武汉新城区相般配。
采取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为了给客商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提高江夏的吸纳能力,我们坚持亲商、重商、“打虎安商”,使客商放胆投入,安心创业。一是对所有引进的企业实行纪检监察、公安双挂牌保护,禁止少数企业的乱收费,杜绝少数农民的横扯皮。二是对两个开发区和五个工业园区设置隔离带,规定所有部门只服务,不直接收费,部门提供收费依据、收费单据、收费标准,由园区管委会统一收取,然后分别返还,做到客商不与多头部门直接打交道。三是建立区级领导联系项目责任制,全区100多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都由一名区级领导负责联系,项目不受益,领导不脱钩,促进了意向项目迅速变为合同项目,合同项目迅速变为动工项目,动工项目迅速变为受益项目。四是制定统一的优惠政策,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项降率,其中区级开发区行政事业性收费仅为12项,只占应收项目六分之一。
我们确立了“项目兴区、项目活区、项目强区”的战略思想,十分明确地提出“财税是目的,项目是支撑,引联是手段,环境是基础”,把项目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作为跨越式发展的主阵地,强化“变化大不大,就看脚手架;发展不发展,关键数老板”的观点,向项目要形象,向项目要速度,向项目要财源。坚持对上争取项目,借梯登高;对外引进项目,引凤筑巢;对内策划项目,造势谋篇;对下督办项目,全程服务,使全区快速聚集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并重,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并重,逐步实现由注重项目数量向注重项目质量,由寻找项目到选择项目,由重视经济效益到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转变,着力引进对财税增长贡献份额大的重点项目。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在引联的定位上,主动承接老城区退二进三的机遇,使一批较有影响的国有企业移师江夏;主动适应沿海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扩张的浪潮,与沿海老板联姻;主动适应入世以后对外开放的格局,与大型上市公司和港澳台资本合作。先后引进了武汉重型机床厂、中联制药、健民制药等一批国有企业;引进了宇奥电子、远东轮胎等一批沿海企业,引进了台湾斯米克、顺联置业等一批港澳台企业。
一是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营造体制优势。按照区级经济民营化的发展取向,我区加大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一方面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克难攻坚的精神、精细规范的操作作好“放开”的文章;另一方面,以开放引进为突破口,作好“开放”的文章,使民营经济在全区经济构成中逐步占据主体地位,民营经济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营领域不断拓展,资本构成日趋多元,贡献份额日益突出。2001年,在全区工商税收总量中,民营经济占55%的份额,今年将提高到65%以上。
二是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步伐,营造板块优势。提出“区有开发区、乡有工业园”的经济布局思路,规划建设“两区五园”:即在发展壮大庙山开发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的同时,沿武汉南环线建设流芳科技工业园、汤逊湖经济发展园、中洲岛旅游渡假园、郑店物流产业园、金口科技工业园。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区乡共建,以乡为主;统一规划,产业优先;重视环境,突出招商;功能划分,各具特色”的原则,采取业主开发、土地补偿或贷款起步、卖地偿还的办法筹措启动资金,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项目洼地。每一个园区总规模控制在1万亩左右,其中1000—2000亩作为核心区先行启动。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使“两区五园”以较快的速度吸纳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形成了极具活力与后劲的经济增长板块。“两区五园”在今年新增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中占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