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园里的科技之光

2003-02-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本报通讯员 普进 我有话说

提起武汉第十一中学,当地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高考升学率年年保持在100%,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超过60%,早在1982年就被定为武汉市重点中学。但更让教育界称道的,还是该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果。

2000年8月,该校学生第一次参加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简称OM)就拿了个银奖,2001年又拿了个银奖,2002年则冲上了金奖领奖台。最近,该校首次为学生申报国家专利,一口气就报了8项。

在该校的科技教育展览室,记者见到了学生近年所获的奖杯、奖牌和证书,整齐地放满了两张大桌子。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武汉第十一中学坚持教学为主,科技、体育为翼的指导方针,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从那时起,每年4月份就成为该校的“科技活动月”。1992年,有3名学生获得了3项个人国家专利。去年的科技节上,高一和高二年级的1300多名学生交上了2000多份提案,人均近两份。提案还成为学生学年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

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求真欲望和追求完美的品质。曾获得过“明天小小科学家”提名奖和多种国家奖项的高三(1)班秦超同学家住武汉古南小区,平时居民家中经常失盗,也存在着火灾隐患。他用了近两个月时间,设计出“家用防盗、防火、防煤气泄露远程告之及险情处理系统”,能够让出门在外的居民对家中的意外情况了如指掌,该项发明获得2002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铜奖。父母看他搞出了名堂,成绩也没有下降,便由当初的不赞成到全力支持。

去年,学校申报了科技部和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验基地,被批准为湖北省三所实验基地之一,成为全省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头羊”。

两个月前,学校首次为学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优秀提案库”中的盲人计算器、卷尺接线板、自动喂奶装置、液体密度测试仪、三通阀、家庭自动报警器、精密容积刻度标刻仪和多功能碗8项科技发明入选其中,申报数目为湖北省中学之最。

专家对此评价道:学校为学生申报专利,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同时此举也增强了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从而走向市场的意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