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记者随着青岛大学由200多名校、院、系领导组成的特困生家庭走访组,接触了部分特困生和特困生家庭。
拥有27000名在校生的青岛大学,存在一个人数众多的贫困生群体。统计显示:该校月支出在180元以下的经济困难生占学生总数的22%,月支出在150元以下的特困生占总人数的10%;交不上学费甚至生计都难以为继的也不在少数。
面对这个群体,几年来,该校党委一直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坚持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他们创新了多项资困助学办法,先后为贫困生设立勤工助学固定岗位900多个,临时性岗位3800多个,1999年以来,学校每年发放勤工助学酬金近200万元,减免学杂费近300万元,全部或部分减免学费人数达2500余人。
该校为贫困生群体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档案,并将其分解细化为“一般贫困生”、“特别贫困生”、“少数民族贫困群体”、“贫困孤儿学生”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施以资助。除坚持每年为特困新生开辟入学“绿色通道”外,还采取“奖、贷、助、补、减”等政策措施,使每个需要帮助的贫困生都能得到及时资助。
利用寒暑假走访特困生家庭,是青岛大学的“首创”,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项制度。从1999年起,每一个寒暑假,教师、学生们休息了,青岛大学由百余名各级领导组成的十个家访小组便离开学校,悄无声息地奔走在一个个地图上找不到的乡野山村,对贫困学生进行家访。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是特困生较集中的地方。2000年暑期,该院党委副书记李一龙带领两位老师,对汶上县一特困生家庭进行走访,10点多在泰安下了火车,一路打听一路前行,午饭也没顾上吃,到下午3点半才摸到特困生家,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家境。
2002级新生入校,文学院有不少新生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的,但尚有40多名同学没有交上学费,部分同学的餐费都要靠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接济。一名辽宁籍的同学,父母双双下岗,只得变卖了房产勉强给孩子交上了学费。面对人数众多的群体,仅靠学校提供的助学岗位和校内资助已是捉襟见肘。拓宽筹资渠道,调动社会力量资困助学,是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许敏谋划已久的事情。在她的积极筹划和带动下,文学院在珠海路社区发起了“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街道党组织向广大党团员及住区企业团体发出了“少吸一包烟,少喝一次酒,少美一次容”捐资助学的倡议,首批便为特困生募得35900元,结对资助了12名特困生直至大学毕业,另有30余名同学通过结对资助、勤工助学等形式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助。
美术学院2000级学生祁冰是个孤儿,也是个少数民族学生,在学院为她举行的20岁生日聚会上,不仅有生日蛋糕,还有几位企业老板到场,他们当场对她进行了资助,并为她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
青岛大学与建设银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协议,每个贫困生每学年可贷6000元。除此,烟台威东航运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发展银行青岛分行、中国建行青岛分行、台湾宗倬章教育基金会、日本住友商社、光华基金会等纷纷在青大设立奖学金,每年总金额达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