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光明日报》2003年1月28日发表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已曙光初现”的访谈,张其佐教授的一些观点很新颖,很受启发。我们应当积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但总体而言,中国的产业变革只能属于混合型的模式,既要打基础,补四、五次产业革命的课,积极提升已有的产业,还要在新兴产业上有所突破,从而整体推进。只有认清这点,才能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
欧美一些国家的产业升级在阶段上界线较为明显,一次次产业革命形成的经济的周期性也很强。如果中国经济可能有这种周期性的一些因素,也只能是外部产业革命影响所所致。总的来看,中国产业变革混合性特征由多种因素所决定,从经济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既可能要赶世界第五、六次革命的机遇,还要打第二、三、四次产业革命的基础,甚至在一些地区还要补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课。中国的一些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具备的资本的原始积累还没有完成,甚至刚刚开始。比如,一些农业县区,一些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走出农牧业和乡牧村经济发展阶段。虽然中国的钢铁工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在能耗、体制、规模、质量等方面,还没有达到第二次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的状况。石油、重化工和电力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处于打基础阶段,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则正在兴起,而以IT业为代表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则主要处于给国外组装产品的配角,软件产业则刚刚起步。而生物、生命和基因等为中心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国也要赶这班车,抢占一定的份额。因此,在未来几十年中,产业混合推进,一些产业革命完成,一些产业革命接近完成,一些产业革命正在进行,一些产业革命兴起,这就是中国产业革命的阶段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