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琳琅满目的学习资料和五花八门的考试证书,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国民的整体英语能力究竟有了多少提高,却很值得商榷。现在的大学生中,能听懂英语学术报告者,几乎是凤毛麟角。这也就是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加强双语教学而高校难以推广的结症之一。
在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体制中存在一些严重损害着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现象。首先,强调英语口语教学,往往忽略了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他们频频组织各种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可大量的经费投入,特殊超常规的训练,诱导高校只是注意培养少数学生。其次,巨大的需求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利润,出版界对此作出了强烈的回应。有关英语口语方面的学习训练材料充斥书店,甚至是临近学校的街头巷尾的地摊。由于大多数是急功近利的产物,以致良莠难分,学生们最终失望地发现,其捧回的东西,往往在话题覆盖面、对话情景、语言层次、话语篇幅方面,难以助其达到在一定的场合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的交流目的。再次,机械的以数量为主的评估体系,不但成了高校考察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尺度,也成了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包括口语水平的标准,因此,各类八股式的口语考试粉墨登场。由于缺少对口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测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系统研究,而以学生得到一个考试成绩为终极。当这些学生日后进入真正的国际交流场合,还是感到难以开口。
口语课程应该成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点课程加以建设,这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另一个关键所在。上海某著名大学2002年学生对口语课程的开课需求远远超过其开设课程的师资力量,供与需的比例是1∶9.2。教师人数匮乏,也造成口语教学研究的薄弱,并导致了当今口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滞后于口语应用能力培养需求的局面。仅以2002年国内4个主要外语教学研究学术期刊为例,一年内刊登的有关大学英语学生口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论文仅为5篇。如果口语课程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系列的重要部分,可以预见,关于口语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将得到重视并蓬勃发展;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又必将提高口语应用人才的培养水平。同时,口语课程成为大学英语系列课程的组成部分,将有助于口语应用能力培养中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材的开发。外语教学界应该鼓励一批国内学者,甚至通过他们与英语国家的专家合作,在充分认识我们的培养目标、深入研究现有的各种口语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我国高校实情、遵循口语教学规律、具有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的口语课程教材,这类教材可以从两个不同系列进行开发:1、口头交际能力教材系列,这个系列的教材在语境和话题上应该具有兼容性,在语言水平上具有多层次性,既有助于培养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适应口语能力培养的长期性,以便学生能够获得从一般会话、简单交流到进行复杂思想的交流和公开演讲的能力;2、以各个专业为情景基础的口语教材,这些教材应该具有专业特殊性,甚至结合双语教学的展开,强调如适用于金融、贸易、传媒、信息等系统行业的口语交流内容,以便专业人才掌握展示才能等能力、培养其在本领域直接进行深入交流的能力。
(作者系苏州大学大学外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