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9月至今,经过一年半的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从40多个国家级实验区推广到500多个省级实验区。再过两年,即2005年,这场改革就将在全国铺开。面对迅速发展的形势,被称作“中小学教师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东北师大校领导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说:这场改革是成也教师,败也教师。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命运;而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二者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东北师大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几十年来为基础教育培养的师资在国内口碑甚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这一领域中一场全方位的变革,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模式,从教材到评价都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为了承担起在课改中应尽的责任,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首先,他们为师生打开了一扇了解课程改革、认识课程改革的窗口——从制定改革蓝图的决策者到参与改革的专家,从来自实验区的教师到基层教研员,纷纷应邀来到东北师大。十几场专题演讲做下来,课程改革的观念、做法成了师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学校的教育研究重心下移。一批又一批教师和研究生深入东三省的课程改革实验区,把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遇到的困惑、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对师大科研方向和内容的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教育的评价只凭一张考卷,题型也基本限于书本知识。但课改的评价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东北师大师生在辽源市实验区与当地教师一起探索评价方法改革,研究符合课改精神的测验以及成长记录袋、学习情况评价表等评价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已被其他实验区借鉴和采用,并在实验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类成功的事例更坚定了他们“用科研成果指导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信念。
除了课题研究,实验区的学校还需要日常的教育教学指导。长春市北安小学在课改中开发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用“聪明玩”等活动把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马云鹏教授和几位研究生经过几次现场观察,帮学校改进了这一课程的内容与方法,使其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在实验区,师大教师与当地的教师一起备课评课,举办讲座,指导基层教研员对课改中的经验提炼总结,他们成了实验区广大教师最信赖的朋友。
“课改”开始以后,东北师大承担了多层次的为实验区培训教师的任务,包括多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新课程培训者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为全国各地培训校长、教研员、各学科教师1300多人,并受地方教育部门委托对800多名校长、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同时,他们也听到了来自实验区的强烈呼声:师范院校应按照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否则毕业生一走上教师岗位就得重新“回炉”,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无法满足实验校急需补充能适应课改要求的“新鲜血液”的需要。这种呼声与他们在实验区的切身体会完全吻合。实验校开设融物理、化学、生物为一体的“科学课”、或融美术、音乐为一体的“艺术课”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有些学校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由两三位教师共同承担一门综合课。说明师范院校专业划分过细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为适应课程改革对中小学师资培养提出的要求,东北师大增加了通识课的内容,如《现代科技与社会》、《旅游地理》、《著名音乐作品赏析》《外国教育概论》、《生命科学探索》、《全球环境变化》、《生命科学与人类未来》、《中国教育史》、《学校心理咨询》等等,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他们发现,用新课程理念分析教学案例,是帮助学生区别传统教育和新课程的有效方法,于是这个内容成了加强教育实践课的重要措施。同时,学校已组织有关教师重新编写教育专业课程和中小学学科教学论课程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