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植物死地”生命歌

2003-03-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赵丕聪本报通讯员 刘俊、张泗泓本报记者 喻国英 我有话说

贵州关岭,因关羽之子关索在此激战而得名。

21世纪初,一场新的战斗在这里悄然打响:关岭县人武部带领民兵在有“植物死地”之称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地域展开大决战,两年植树1500万棵、造林6.3万亩,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域生态建设的奇迹。

愚公移山:打赢“绿色战争”

关岭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石漠化地域占土地总面积82%,森林覆盖率不到1/5,水土流失面积占45%,生态环境极为恶劣。要植树,冬季是最好的时节,而偏偏当地人有“猫冬”的习惯。是围着火炉过大年,还是踏寒顶风上山干?关岭县人武部政委卢云华等领导选择了后者。他们在前,民兵在后,从腊月十五干到正月二十五,整整40天,大家鏖战再鏖战,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句怨言,一下植起一万多亩混交林……

关岭县人武部领导和民兵明白:在“十里挖不起一斗土,百里舀不起一桶水”的喀斯特地域植树,护养比栽树更重要。于是,他们像呵护婴儿一样呵护栽植的树苗。这里有“紫茎泽兰”、“飞机草”等害草,能在几天迅速吸干周围植物的水分,绞杀成片的树林。因此,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新苗栽植期间,关岭的山山岭岭,都能见到成群的人武部干部和民兵用手拔、用刀割,全力消灭这些可恶的“生物入侵者”。有人算了一笔账,每植活一棵树,护理就得耗时两个来月。在这60多天里,人武部干部和民兵是“饿食馊干粮、困睡石板床”,寸步不离地为树苗“站岗”。

关岭县人武部就是这样,在喀斯特地貌谱写了一曲绿色凯歌:仅2001年以来,就植树1500多万株、造林6.3万亩,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关岭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16%上升到22%。

科学:打造“绿色家园”

在历史上,关岭曾有过两次大的“绿色行动”:一次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一次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全县男女老幼从春干到冬,每次植树都在四五百万棵以上;然而,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面对这种情况,关岭县人武部部长敖卫说:要完成几代人未竟的事业,不能靠匹夫之勇;“绿色家园”,必须用科学来打造。他们请来林业专家授课,从ABC一步一步学起;攻关缺少实验器具和室内场所,他们就自己动手研制,并腾出宿舍供实验使用。在千百次跌倒和爬起中,他们不仅奇迹般地将自己打造成“林业专家”,还摸索出“打浆浸苗法”、“营养袋植苗法”、“保湿剂养苗法”等新技术植树法,在“不可能”的惊异中,攻克了专家钻研多年未果的喀斯特地貌植树水土保持、抗旱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几代人让千年石山披绿装的梦想!

关岭县人武部治理石漠化有一条体会:“土办法,笨办法,只要使用得当就是好办法!”比如,如何提高同一时间植树成活率?人武部采用“栽植、播种、补植”三位一体复式造林模式,一茬不行一茬补。这办法虽土了点,可硬是把植树成活率控制在90%以上。

栽树讲求新苗根茎与土壤平行,以利树苗健康成长。但石漠化地域土薄水少,许多新苗当时栽下去活了,可时间一长就无疾而枯。他们摸索出了深埋新苗主干,以增加、扩大吸水力的“深埋深栽”植树法。这办法很管用,栽植时是“只见石山不见树”,可来年却是新芽满地。

正是依靠科学的头脑,关岭县人武部才在治理石漠化上创造了前人不曾有过的辉煌。他们探索研究出的10多项喀斯特地貌生态治理技术,目前正为再造祖国秀美山川发挥巨大作用。

牺牲:收获绿色的希望

在平均坡度60度左右的关岭栽树,没有点牺牲精神根本不行。因此,每次行动,人武部干部总是第一个攀援在陡峭的石壁上。等保险绳固定好后,才让其余人员上去施工。老百姓都说:“这片绿色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关岭地形奇特,直接海拔落差大,既有独特的“寒雨”,还有“三个一盘菜”的毒蚊子。去年6月,人武部职工郭正林在植树时遭毒蚊子袭击,被叮出鸡蛋大的肿块,疼得几次昏过去。为完成植树任务,他坚持不下“火线”,结果造成腹部大面积感染。医院实施了两次手术,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植树常常要在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几十个点上进行,最难的是指挥。人武部干部往往是跑了东边又去西边。一天下来,浑身散了架似的。为了山河披新绿,他们把家安在山上,两年没有一人休过“囫囵假”。

关岭县人武部创造的植树奇迹,使特殊地域广大贫困群众看到了致富希望。县委书记山林告诉记者,按可比价估算,他们植的树已为当地创造了上亿元产值。

人民没有忘记这群“播绿人”。1999年以来,关岭县人武部先后被评为“八七扶贫攻坚先进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并受到表彰、奖励10余次。日前,他们荣获全国绿化委员会等颁发的“关注森林组织奖”。今年1月,又获“全军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成都军区党委给他们记集体三等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