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唐家湾畔的大学路上有一片被称作“孵化器”的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四年多来,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在这里“孵化”,有的已移植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施展拳脚。
有专家把一衣带水、紧密相连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清华科技园和广东珠海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简称珠海基地)形象地称作珠海的“金三角”,是集中了创新人才、科技成果和创业资金的“孵化”科技产业之梦的“金三角”。
珠海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汉权说,广东省风险投资公司、珠海市科技局和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共同组建了珠海基地公司,先后投资5亿多元,引进了40多个科技项目和3000多名技术和管理人才,成功孵化出了20多个高科技企业,其中60%是民营科技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广东省内配套最完善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一家进入珠海基地的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曾在国内各大城市间进行选址考察,最终选择了这个“金三角”,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成功开发出了第一代产品“一次性使用微量止痛泵”和“一次性使用硬腰麻联合包”,产品销量居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40%。
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理事长何国杰把珠海基地的经营模式概括为“知识产权+孵化器服务+风险投资”。目前基地内由专利技术而孵化的产品遍及IT、通信、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孵化器服务在这里已经实现了从政府主导性的公益服务模式向企业化经营的模式转变。
珠海基地不少项目在初创时期只是单一的科研成果,通过孵化服务和风险资本的培植以及分阶段融资运作,已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持续创新能力强的高技术企业。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周和平身兼珠海粤科清华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对记者说,清华大学每年几十个亿的科研资金,教授们一年年地出成果,发文章,获专利,拿大奖,国内先进、世界先进一大堆,而很少有人去考虑实验室外面的做产品、打市场、产业化、资本运作这些事情。1997年底,周和平在实验室里完成了“高热导率氮化铝基板制备技术”和“陶瓷基板流延法制备技术”的研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企业家代表团来到清华园,认准了周和平实验室的样品,周和平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话:“你们若是真想干,先给我投资搞个中试,看看我的流延法行不行?”没想到,这些精明的广东企业家们马上答应,40多万元的中试费不打折扣,6000多万元的风险投资毫不含糊,签订协议、项目论证、购置生产线、进入珠海基地孵化,所有的大手笔运作几乎同时进行,广东人那种敢想敢干、雷厉风行的作风硬是把一个寸步不离清华园的学者逼上了做自己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贼船”。
为了从国外同类企业手中争夺国内市场份额,周和平教授以技术持有人的名义,逐一登门给用户送试用产品,并从售后服务和交货效率上赢得了优势。在企业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周和平利用珠海基地的孵化环境,实现了从“知本家”到“企业家”的人生转折。
粤科清华“成熟技术+市场需求+科学管理”的成功案例同样被光联通讯、百奥生物、亚仿科技、力讯纳、瓦特电力等珠海基地的高科技企业的成长经历所印证。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从入园孵化时的1400平方米厂房,到出园购置10万平方米土地兴建工业厂房,并在美国NASDAQ上市,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