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的内在需要

2003-04-25 来源:光明日报 赵洁苓 我有话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不仅仅是追求经济目标,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与进步。因此,从人的内在需要的角度,考察人们对文化小康的渴望和企盼,对于整合人们的价值取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创新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小康生活开辟的“休闲时代”激发了人们追求文化小康的欲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得到的将是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富足与安康。按照马斯洛阶梯式需求的理论,人在获得物质生活的相对满足之后,必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情感需求、人际需求、价值认同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的满足。小康社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人们闲暇时间的充裕、财力的增加,将使我国进入到一个以休闲为中心的“休闲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恰好为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那时,人们将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追求,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对全面发展的渴望。可以想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20年中,在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城乡的“恩格尔系数”降至更少的情境下,人们必将会投入更多的财力和闲暇时间于旅游、健身、艺术、游戏、博览、影视等各种休闲生活、休闲文化之中。借助休闲文化来修身养性、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升品味、优化人格,获得文化生活的富足。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使人们积极参与到提升文化素质的竞争之中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融合,当然不是二者之间机械的堆砌,而是的互涉、互渗、互动,是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构成的一种新的形态。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早已屡见不鲜。还有一项知识产权、一个著名品牌、一种电脑软件、一座科幻游乐园、一场服装文化节等,都是典型的经济文化现象。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出版产业的兴旺发达更表明了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这种“非加和性”,使之产生出一种新的合力。大量事实已经表明并预示出这种力量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危机及其困境促使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反思和检点自身行为

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和对象化,是人改造客观世界和人本身的过程和结果。改造和创造是具有双重性的。西方文化危机和文化困境最为致命之处,就在于人们发明了技术并依此获得了巨大的物资财富,但对自然的无度开发和利用,又使人遭到自然的无情惩罚和报复;人们创造了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结构,大大地规范和约束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却又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与发展,甚至使人变得无情与冷漠;人们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但不良意识形态、扭曲的价值取向也时常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所有这些都表明:人的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由他们自己创造的消极的文化力量的摆布和控制。而且,每一个人在这种消极的文化面前,都会显得非常渺小,显得无可奈何,显得无能为力。为了摆脱这种文化危机与文化困境,人们会反过来对自身的行为和做法、对人们创造的文化过程与结果进行反省和检点,自觉地从改变人的创造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角度探讨解决文化危机及其文化困境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中都需要面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文化小康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引导人们更加注重品味生活的文化意义

消费文化已经远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进行的消费活动,而是通过消费满足人们的某种“欲购情结”,满足人们的某种自尊心、虚荣心或从众心理,追求的是文化品味、文化格调。它的特征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到消费大潮中,不仅有“新富”阶层成为身体力行“时代潮流”、“顶级时尚”和“强力消费”的先驱,还有并不宽裕的普通民众,也会“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采购者大军与欲购者的队伍中。在消费中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消费欲望的满足。特征之二,是在大众消费过程中,广告及传播媒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铺天盖地的广告不仅引导着消费,而且还塑造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模式,使得相当一些人的消费行为是为了满足从众心理的需求。第三,消费已经具有了符号象征意义。而且这种符号意义与商品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会引导人们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品味文化的意义。这一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也不例外。(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