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传统的教育模式,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而不是激发创造潜能,于是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擅长的只是知识的模仿、继承,而不是应变能力和创新。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教育方式很难适应。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站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培养高层次的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由于知识和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又在不断缩短,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人们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使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整个社会活动,即“生活即学习”。
学会学习是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手段,大学教育应更加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基础。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习方法不对头。学校必须引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和“单打一”式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创新习惯。
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他们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因此,高等学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以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显性教学”(专门的课程)和“隐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使新的知识隐含在相关课程中)拓展基础知识并加强基本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外语、计算机培养四年不断线,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世界各学科发展前沿,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开设创造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又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即在接受较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自由选择课程。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要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转化。学校应与产业联合,建立大学生长久教学实践基地,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要创新,就必须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于传递现成知识,注重聚合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培养。在知识经济社会,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把高等教育立足点转移到教会学生学习上来,即从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把过去以“授技”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主动追求上来。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可接受原则,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发掘每一个学生智力资源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课程的改革。高等学校要根据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专门课程。无论是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还是科学研究方法论,都会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学阶段,青年学生成长具有自觉性,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单纯把受教育者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受教育者当作发展主体。思考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勇于开拓。要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通过组织分级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并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个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统筹规划,发挥两个课堂的作用。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并将其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之中。(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