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的魅力

2003-05-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出现了富有戏剧性而又十分引人注目的竞争。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和长三角根本不是同一级别的选手。然而不到十年功夫,珠三角就以超常的速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星,广东人取代江浙人成为商界新贵,广东货毫不客气地取代了上海货中国第一品牌的地位。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以同样惊人的速度重新崛起,再次确立了它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龙头地位。溯本求源,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人才资源雄厚

这里人才资源十分雄厚。长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众多的科技与教育力量,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汇集了全国三分之一还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仅以江苏为例,科技对江苏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50%,对农业的贡献率达60%之多。

教育更是江苏的骄傲。目前江苏高校占据三个“全国第一”:全省现有普通高校84所,居全国第一;现有在校本专科生60多万人,居全国第一;去年共招收本专科生26万多人,居全国第一。

教育将江苏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优势:江苏18至22岁人口中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其中苏州市超过30%。江苏省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50%,千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80%。

在被称为“教授之乡”的无锡宜兴市,现健在的两院院士就有20名,在全国各地工作的教授、副教授有8000多名。重教兴学是该市的传统,人们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而宜兴人则加了一句“无文不高”。

记者走访了一户姓蒋的三代同堂普通职工之家,上下两层200平方米的小洋楼,竟然有三间书房。爷爷和爸爸是同一家工厂的工人,小孙子还在上小学五年级。他们的共同爱好是“写字看书”,小孙子的书房里竟挂满了各类书画作品。

据初步统计,仅江苏、浙江两省这种“教授之乡”“书画之乡”“音乐之乡”“作家之乡”“博士之乡”等就有100多个县市区。

文化底蕴深厚

据史料记载,《二十四史》中有传者两万多人,其中6000余人是江苏籍人,约占1/3。清代114名状元中有49人是江苏人,占40%以上。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三部出自江苏籍作家之手或与江苏有关,其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生在南京。

应该说:没有古代名人的积累,就没有近现代江苏作家群的兴起;没有古代紫砂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宜兴紫砂产业的崛起;没有古代能工巧匠的刺绣手艺,就没有现代江苏苏绣、云锦及纺织业的兴旺。

有人用“飞越太平洋,深如玄武湖,活似钱江潮”来形容长三角的精神特征。专家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是:

“飞越太平洋”: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善于与国际惯例接轨。

“深如玄武湖”:苏南地区,不但创造了闻名中外的“苏南模式”和经济增长奇迹,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截至2001年底,江苏省有28个市、县、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其数量和密度在全国名列第一;

“活似钱江潮”:杭绍甬及周边地区,是中国大陆民营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一位高级金融专家估算:从2001年至2005年,浙江现实的和潜在的民间资金高达8300亿元。

文化可以创造财富

长三角的精神财富,单看能量有限,合起来潜力无穷。上海的高效有序和国际化胸怀,江苏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积淀,浙江的灵活经营和市场意识,将如三支火炬,相互辉映,取长补短,点燃起21世纪长三角强大精神力量,它将是丰厚的历史积淀与前瞻的科技精神、严谨的国际规范与灵活的市场意识、进取的工商传统与宽厚的人文关怀的结合。

“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经济。”这是国务院副总理、原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的名言,也是他的切身体会。回良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文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显著标志,文化可以展示形象,文化可以吸引人才,文化可以出投资环境,文化可以创造财富,文化可以出生产力。

一个生动的事例证明了他的论点。目前,台商投资内地的40%在江苏,而这40%里的80%又在苏州。问及台商为何看好苏州?台商直言不讳:这里社会治安好,文化底蕴厚,人的素质高。

第一家在苏州新区投资的台商,是1993年就在此设立据点的明基电脑,10年的耕耘后,如今员工已有6000多人。当年负责祖国内地市场行销和开拓内地基地的曾文祺就表示,明基决定到中国内地投资设厂的时候,珠江三角洲深圳、东莞一带已经聚集了一批台资工厂,构造了一个比较齐全的IT制造业配套环境。而明基认定,中国将成为世界IT制造业的中心,长江流域一带又会成为中国IT制造业的中心。理由很简单,因为长江流域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与明基追求永续经营的企业文化相契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