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艺评论也该清热解毒

热点关注
2003-05-07 来源:光明日报 李春利 我有话说

随着文艺作品走向市场,与之相互依存的文艺评论也面临着市场的冲击。近年来,文艺评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大张旗鼓造势的工具,要么捧杀,要么谩骂,客观、公正、理性的批评越来越少……

广告化——像炒股票一样炒作品

我们常见这样的现象,某某影视作品不谈艺术,先贴上“豪华阵容、超大制作、幕后神秘故事不断”的标签,殊不知豪华未必真杰作;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庸俗之作为了打开市场大门,把同类题材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拿来陪衬,误导观众;明明是故事讲不清楚,却给你来个“探索”,就像是在做股票,“网络”时兴就来个网络概念,“物流”时尚摇身一变又随了物流……在商品经济下,不少作品被出品单位、广告代理包装了数遍,在艺术之前,先谈卖点,往往是作品未出炉,先红透了半边天,评论做得比广告还要广告。

针对评论广告化现象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关专家分析说,这是文艺作品受到市场负面影响的结果。因为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宣传也随之开始了竞争,制作人就像是做买卖的商家,变着法子兜售自己的商品,吸引观众的视线。可是商品有广告法的制约,对文艺作品夸大其辞似乎还没有相关的规范条例。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鲍黔明分析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评论不能坚持自己的操守是导致广告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商家并不想听真正的批评,让专家和媒体出面,把研讨会、座谈会办成了吹捧会,把学术研讨变成了学术表演,评论家此时也失去了自我,谁出钱就捧谁,于是乎舆论一律、众口一词的“做秀评论”比比皆是。

对于广告化的评论,最反感的是观众。北京一位大学生坦率地说,泡沫经济危害不小,泡沫评论更是害人害己。吹嘘出来的艺术可以骗取观众一时,但是无法骗取一世,久而久之,艺术评论就会出现信誉危机,观众就会毫不留情地抛弃它。

著名学者敏泽教授坦率地说,“勤奋为学、老实做人”应该是学术界评论界奉行的准则,学术和评论来不得半点虚假。

谩骂型——无风也弄三尺浪

如果说捧杀作为评论的一个极端,那么骂杀就是另一个极端。电影《英雄》刚上映时,媒体一片骂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看不下去了,撰文对媒体批评进行反批评。他认为:“媒体可以对文艺创作得失开展批评,但不可以滥用否定权,媒体作为公众的良知,它与影视创作应该进行善意、平等的对话,不应该一味地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它应该着眼于大局,公正而富有文化建设性。”一位资深记者谈到这个问题时,感慨颇多:现在有一些人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专门搬弄是非,无风也整出三尺浪。他们每天骂这个、砸那个,还冠以“酷评”的美名;也有一些不甘寂寞的文人,为了引人瞩目,今天质疑中国传统,明天又拿名人开涮,言语尖刻却缺少论据,到头来为的只是哗众取宠。

青年评论家李洁非认为,文艺评论切忌随意性,文艺评论可以是多角度、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但应该是心平气和的学术争论,专断粗暴、横扫一切的“语言暴力”应该被剔除。

营造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

某著名旅居海外作曲家在作客北京电视台某个谈话节目时,因为受不了在座的一位专家对其创作的强烈批评,中途拂袖而去,留下主持人和那位专家勉强做完节目,此举引发了关于“如何正确对待文艺批评”的大讨论。中国电影家协会李小燕分析说,这是因为当今文艺评论中肯善意的批评越来越少,艺术家们听惯了溢美之词,看多了鲜花掌声,冷不丁来点不客气的言辞,肯定受不了。如果健康的不带个人偏见的批评随处可见,整个社会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状况就不一样了。

影视导演何群谈到文艺批评,非常诚恳,他说,文艺创作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以文艺批评意义重大。作为创作者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听不得意见。有专家认为,文艺评论要求批评家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注意克服理论上的封闭状态,与审美对象进行平等交流,既不盲目屈从于原作,又恪守独立性,更不能为突出自我而使得批评变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