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统经典的重新打造

2003-05-07 来源:光明日报 刘景亮 我有话说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程婴救孤》是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的。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传统戏的经典,人物形象生动,结构严谨精致,长期流传,影响深远,秦腔、晋剧及京剧都是常演剧目。豫剧《程婴救孤》的改编则立足对应当今的观众,因而虽是老题材,但戏却颇有新意,很受观众欢迎。

《赵氏孤儿》最初的主题是保王朝,保忠臣。伏尔泰曾把这出戏改为《中国孤儿》,背景放在成吉思汗时期,给事件注入了平等思想,对应了西方观众的审美意识。今天我们要对应的是早已熟悉这一剧情的中国观众的审美,改编者聪明地把基点放在了强化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舍生忘死救孤儿,是见义勇为、救助危难的心理支撑着。而且这里的大义和危难,不仅仅只是个人的,而是国家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是全人类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有了这种品格,人类才能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品格过去需要,现在需要,今后仍需要,它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中国的整个文化传统是重视整体发展的,中国人更加看重正义感。这一点至今未变,至少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中未变。突出强化这一点,使这出戏暗暗转移了它与观众心理择应。这样做,既没有改动大的情节,又没有变更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的基本面貌,维护正义也确实是原作中的意义之一。改动不会引起观众的抵拒。我认为,改编传统戏,不是为了改动而改编,而是为了今天的观众提供审美对象。因而改编的成败不以改动幅度的大小来衡量,而以观众是否喜爱、喜爱的程度来衡量。就这一点来说,《程婴救孤》是成功的改编。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格外注重亲情,至于血缘关系不像以前那样强调。于是,《程婴救孤》中的孤儿得知抚养自己16年的屠岸贾就是灭门仇家后,不是像《赵氏孤儿》中那样举剑义无反顾地杀死仇人,而是举剑对准后又不忍下手。据说歌德曾经模仿《赵氏孤儿》写过一个剧本,就是在表现这一问题时失去了自信,写不下去了。因为歌德不相信孤儿对养育他16年的人毫无感情。豫剧《程婴救孤》的改编,在这一点上更有人情味,因而也就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观念。此外,老戏中的拖沓情节、可有可无的过场戏、交代戏,都与当今观众的心理节奏相悖,这是今日改编传统戏必须下力气改动的地方。《程婴救孤》删除、合并了一些交代性的情节,加快了剧情进展,为观众的想象力留取了可供驰骋的空间。

《程婴救孤》的改编不仅注意了与当代观众的对应,而且特别重视了与河南观众的对应。河南与陕、晋虽地域邻近,民众都喜爱大气磅礴、质朴浑厚的阳刚之美,但陕、晋的地方戏,音乐唱腔多以“哭诉”为主调,悲哀、悲痛,而河南的地方戏音乐唱腔以“呐喊”为主调,激烈、豪放。《程婴救孤》的创作者为此作出了努力,即不露声色地给人物的心理、行为增添一些豪气,如程婴救孤时有这样两句台词,“赵家三百多口尽成冤魂,举国百姓无不痛心疾首!今婴儿危在旦夕,我岂能见死不救?”,并有这样的唱词:“刀山火海虎狼阵,不可为而为之我要闯宫门!”在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亲生子被害,程婴悲痛万分时,他仍然坚信:“这仇中仇、恨中恨、苦中苦、痛中痛,总有一天要偿清!”韩厥放走程婴时唱到:“见义勇为是古训,我怎忍断绝忠良根!”台词激愤、铿锵,这种在所有人物的所有行为上增添豪气,使得全剧从整体神韵上具有了激愤的气质,既达到了对应观众的目的,又不伤筋动骨,这是改编传统经典剧目的聪明之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