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帮由盛而衰的历史,就是中国封建政治与经济血脉交融、休戚相关的历史。读《寻找商帮》系列丛书,不禁令人深思。
明清时期,中国商帮辉煌的几百年中,商人们富甲一方,他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中国经济史上的奇迹。正是在这个时候,向来被视为“四民之末”的商人才吐了口气,他们的一举一动才那样牵动一个民族的神经。
考量他们的兴衰史不难发现,中国商人善于利用物产、地利、时运和商机。明初,政府放宽食盐专卖权,安定西疆,晋商以此脱颖而出,除了掌握运粮边境的主动权外,他们还在中俄边境贸易中独领风骚;几十年后,明政府实行“开中折色”制度,使商人免去到边疆交粮之苦,徽商又利用两淮产盐重镇的优势地位乘势而起;至于苏商、浙商,江南的工商业自古繁荣,这里的商人经营范围很广,除了“应付”宫廷需要外,满足社会的需求是他们的经商之道,丝绸、茶叶、食品……大街小巷满是他们穿梭的身影。
经济再发达也逃脱不了政治统治的规范,生意再大终被政治家所不齿。封建的皇权无法逾越,在俯仰鼻息之间,中国商人也慢慢读懂了世道,学会主动向政治靠近:他们在苦心经营店铺的同时,自觉地转向“朝”中寻求靠山与支柱。不深谙政治统治就无法在商界立足,这是中国商人的心经。正是如此,“红顶商人”胡雪岩与左宗棠的交情似乎比他的生意更耐人寻味,他的故事在商界也传为佳话,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商人游刃于政治与经济中的一个代表。
在封建统治的间隙迅速发家,借政治的庇护壮大生意,在安定的社会中自成天地……这似乎是所有成功的中国古代商人的创业真经。
然而,中国封建经济对政治的依附之深恐怕在世界也颇为罕见,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也注定了其天生的脆弱与不堪一击。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传统商业就是封建统治的寄生品,国家兴盛则商业昌隆,国运衰竭则商运衰败。这种先天的不足在清末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世风骤变,封建统治走向末路的时候,这种依附关系使他们最先受到打击和伤害:在近代中国极不正常和极不平等的对外关系中,面对享有种种特权的洋商,以晋商为代表的一代商帮最先不可避免地滑向了衰败;接着,民族工商业短暂的繁荣之后,苏商也发出了衰亡的悲音……
政治变迁影响了经济成长,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对政治形成新的挑战,这不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吗?
《寻找商帮》丛书
周伟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