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庆建起两千家再就业服务中心

2003-05-14 来源:光明日报 特约记者 张国圣 记者 夏桂廉 我有话说

本报讯5年前还在为生计发愁的余惠敏,现在是一家有200名学生、占地1000平方米的幼儿园的园长。留着新潮发型,将手机吊在胸前的余惠敏自信地说,这家幼儿园将成为重庆最好的幼儿园之一。

余惠敏曾经是重庆丝纺厂附属幼儿园教师。1998年这家国有大型企业破产,48岁的余惠敏和丈夫同时下岗。以后的几个月中,她做过橱窗剪纸、商场营业员、清洁工、餐馆钟点工,但由于年龄较大,又得照顾刚上初中的女儿,每项工作都没干多长时间。“又愁吃又愁穿,更愁女儿的学费,好几次眼睛都哭肿了。”每次谈起当时的情形,余惠敏都忍不住流泪。

1998年,全国再就业工程全面启动,重庆成立了近2000家再就业服务中心。当年底,全市共有10余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中心。为了鼓励和支持这些人通过自谋职业实现再就业,重庆市决定对提前出中心,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者按政策给予奖励。余惠敏和年龄相仿的重庆第二针织厂下岗女工李友兰、重庆特种电机厂下岗女工杨筱敏等人,成为首批彻底与原单位脱钩的下岗女工。借助提前出中心所得的几千元奖励,余惠敏在城市边沿租下农家小院的3间房屋,办起了一所小型幼儿园,并招收到了7名学生。李友兰、杨筱敏和雷长碧等人也分别办起了家具厂、橡胶厂和美容院。

此后不久,重庆市借鉴农村小额扶贫贷款经验,进行了再就业小额贷款试点。余惠敏得到政府贴息贷款的支持,改善了办学条件,幼儿园的学生也增加到了好几十位。李友兰、杨筱敏和雷长碧等人也得以引进新设备,使新办的实体逐步走上正轨。

像余惠敏一样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经济困难的下岗女工,一直是再就业工程帮扶的主要对象,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几年来,余惠敏、李友兰等人曾先后多次与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院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和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座谈。她们的话题也由下岗之初的如何再就业,谈到了如何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她们创办的实体,有些资产已超过100万元,每个实体都招收了至少几十名下岗、失业人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