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同志的政治生涯中,特别是从1956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走出北京,到基层调查研究,是他的生平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教育出版社精心策划并出版的《邓小平视察纪实1957—1994》,将邓小平视察活动形成一部系统全面且具有史料价值的作品,在邓小平研究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为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和生平提供了一份很好的参考读物。
该书涵盖了邓小平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时期,到成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时期,直至退休后的晚年,内容的时间跨度达30多年。这30多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邓小平个人命运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者以邓小平视察活动为线索,较好地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次重大事件的背景资料、重要决策和方针政策制定的经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进程一并反映出来,从而使这本书也不失为学习研究共和国史的一部好书。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到,邓小平是一个求真务实、不喜空谈的人,是实事求是的坚决捍卫者和忠实实践者。邓小平从来不喜欢多讲话,在视察过程中也是如此。每到一地,邓小平都看得很仔细,问得很全面,听得很入神,但他却很少高谈阔论。“你们讲。我听。”“你们讲的我装在脑壳里,不发表意见。”这是邓小平对一些地方干部常说的话。但该说的时候,邓小平则简明扼要,一语中的。比如,1961年春,邓小平深入北京顺义农村调查研究。针对当时公共食堂弊端百出、难以为继的情况,他果断地提出: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以前不管是中央哪个文件上说的,也不管是哪个领导说的,都以我现在说的为准。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食堂的去留。又比如,他在担任党的书记后首次视察西北时指出:在建设方面,对我们党来说,对我们的干部来说,或者是不懂,或者是懂得太少了。广大干部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总结经验,我们也会在建设问题上栽大跟头,犯大错误。他强调: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他要求党员干部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会建设,学会管理经济,把我们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再比如,1983年,邓小平视察江苏、浙江、上海,一路上不停地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一笔一笔地算账,终于算出了当时人均800美元的小康标准,从而更加坚定了“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目标。1985年春,邓小平在江苏、上海、广东之行后,又确定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开放的格局。1990年春,在退下以后视察上海,回京后向中央政治局郑重交代,要多关心上海浦东的开发。这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为上海的腾飞插上了翅膀。特别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到,邓小平是一个不事张扬、朴素节俭的人,这也是邓小平外出视察的一条铁定的原则。无论是在我们国家处于建设时期的五六十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无论是到落后地区,还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邓小平每次外出视察,事先总是一再向地方提出约法三章:不要影响群众;不搞特殊化;轻车简从、不要搞前呼后拥的陪同。在吃饭方面,每到一地,邓小平也都事先声明不要当地干部陪吃陪喝。饭菜也很简单,一般每顿饭是三菜或四菜一汤。1979年7月邓小平在安徽视察期间,省里安排邓小平登黄山,当时正值黄山旅游的高峰期,登山之前,邓小平就对万里等同志说,第一,不要妨碍群众游览;第二,省委同志不要来陪;第三,不准搞特殊化。尽管他再三叮咛,保卫人员为安全起见,还是想悄悄控制一下人数,邓小平发觉后严肃地说:“要让群众上山,不要搞得戒备森严。”翻开这本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这是1994年邓小平生前最后一次在上海视察杨浦大桥时喜不自禁地说出的他自己的“内心的话”。读完《邓小平视察纪实》,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邓小平是用坚实的足迹实践实事求是的历史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