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本报记者林英采写的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文稿摆在笔者面前时,我联想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电视屏幕上,人们看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已是伤痕累累:密布于草场上的鼠洞和退化的草场,泥土流失的河岸与正在环境破坏中颤抖的“生物多样性”无不令人担忧。然而,如果不是科学探险者的脚步深入那片人迹罕至的地方,人们也许至今还不知道自己母亲河的头顶已经如此凄惨。
今年是人类攀登珠峰50周年,5月21日,中国业余登山队A组8名队员、中韩联合登山队A组6名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勇敢的探险者,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才更加自信。
科学探险是与人类进步相伴随的——如果没有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远航,人们会在何时才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如果没有达尔文和华莱士的环球游行,人类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的构想又会怎样;如果不是人类勇敢地踏上月球和走向火星,人类哪有今天这样挑战极限的信心。
随着勇敢者的探索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已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说,虽然“地球表面未知的东西越来越少,要认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更需要探险”。而了解科学探险的人都知道,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艰苦与牺牲——在珠穆朗玛峰的冰雪下面,有多少登山勇士的忠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又有多少科学家遇难。
伽利略临终前说:“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我体会,科学探险不仅需要“特殊的勇敢”,而且可以激发他人更勇敢地追求科学真理。因此,它应当受到中国和全世界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