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5月26日电 今天,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推出一些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案:学生学了商品推销课程,一定要去推销商品,推销商品的金额,按40%的比例计入该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此举立即在校园内引起强烈争议。
两年前,新成立的浙江工商职院工商管理系,在二年级开设推销课程的一学期里,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还要在市场中去练习推销产品——系里老师或学生出面联系好企业,每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去推销商品。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们集中起来,就推销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该课程老师蔡晓民认为:这一实践解决了课堂营销课没有顾客、没有环境等实际问题,学生对顾客的判断、认识、热爱等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受并更好地理解。据该系负责人介绍,两年试行下来,再胆怯的同学也敢对陌生人说话了,学生的营销技巧、职业素养等都比在学校里有提高。一些学生还从推销向创意策划、组织活动等方面转变。另外也有一些学生怕吃苦而应付差事。因此,系里尝试改革:学期末该课的笔试成绩按60%、学生的营销业绩按40%的比例,来计算该课程最终的考试成绩。
针对这种考试改革,有老师认为这样做会引导学生过于功利;也有学生认为,不排除有些学生利用一些特殊社会关系或其他一些手段取得好的营销成绩,从而获取高分的可能。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告诉记者,有同学在班里炫耀说他的某某亲戚在某公司当经理,推销点产品不成问题。这位同学说:这项改革对我们这些来自农村或没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学生来说有失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