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确保在外地打工的民工“三夏”期间安心工作,石家庄市在全市组成8000多个帮扶小组,帮助这些家庭开展夏收、夏种、夏管,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有效地防止了民工流动可能造成的非典传播。
目前,石家庄市农村共有在外务工未返乡的民工7万多人,被隔离观察的有4200多人,因劳动力不足,“三夏”期间存在困难的家庭有1.5万多户。为此,石家庄市及早部署,各县、市采取由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带头的做法,成立了各种形式的“三夏”机动预备队、小分队400多个,帮扶小组8000多个,对“三夏”期间的困难户提供从所需农用物资采购到收割、打场、晾晒、入库等全程服务。各县、市还通过写公开信、开通亲情电话、热线服务电话等多种形式为外出民工服务。全市1.4万台农机具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在每台收割机上配备了一个体温计、一套消毒用具和相应的消毒药品。在对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考核的同时,开展非典防治知识培训,同时建立起联系制度和跟踪报告制度,周密做好机手的防护工作,确保麦收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