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百花园中,儿童电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躲在自己的角落里,等待绽开的机会。因为弱小,它常常被人忽视;因为清淡,它常常留不住目光。然而,如果给它更多的关爱,它也会迎来绚丽多彩的春天。
儿童片真的没人看吗?在宁波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影展上,首部儿童歌舞片《欢乐公主》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但加映场次,包场之外的票价还卖到了20元人民币,和在影展当地上映的国外大片一样火爆,此事在电影节上被传为美谈;在泉州、福州举行的试映活动中,同样是儿童片的《阿秀的消息》,小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放映效果让主创人员笑得和不上嘴……据统计,儿童电影在国外的获奖数量一直名列前茅,有的甚至同时在几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尽管如此,这些优秀儿童片却难以和小观众见面,它们只在某个“六一”节偶然出场,或者是某个专题活动中稍微亮一亮相,大多数都被丢弃在仓库中睡觉。
如果仔细地算一笔账,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我国有23450万少年儿童,如果每个孩子每个月看一场电影,票房就能达到30亿元,除去制片方的分成,还有近10亿元,分摊到每部影片,就意味着7000多万元的利润。如此说来,儿童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为什么儿童片会有行无市呢?儿童电影有关负责人黄军分析说,这是因为市场没有进入良性循环。儿童通常没有独立购买的能力,都是组织观看,所以没有形成真正的买方。另一方面,发行商对儿童电影也不够重视,对儿童片宣传、发行的投入和其他影片不能同日而语。况且,儿童片大都是低成本,难以吸引创作力量,做不到和大制作影片相抗衡。试想,发行商们连商业片都排不过来挡期,怎么能冒险让儿童片进入影院呢?
《小兵张嘎》、《红孩子》、《闪闪的红星》伴随了前辈们的童年。然而,那时候没有喋喋不休的鸭子“达非”,没有被叫做“流氓”的兔子,没有自作聪明的“蜡笔小新”,也没有“米老鼠”和“唐老鸭”。在《哈里波特》的魔法世界中,在《玩具总动员》的“电玩时代”,我们的创作者无论如何都要从传统的创作模式中挣脱出来了。
儿童剧专家郭玲玲说:“千万别把孩子当弱智。现在的孩子不仅能分出简单的善与恶,美与丑,还能把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节弄得明明白白,所以不能用我们小时候成长的经验来揣摩现在儿童复杂的心理个性。”
一位教师描述了这样的画面:在组织观看某部儿童片时,她的小学生们边看边给下面的故事下结论,结果孩子显然比创作者们高明。她坦率地说,儿童作家的思路还停留在过去的年代,他们习惯了《黑猫警长》的思维模式,猫一定是正面英雄,无名鼠辈当然是反面教材。可是,《精灵小鼠弟》不是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吗?
中国电影家协会策划部主任李小燕认为,提高儿童片质量,作家们应该主动挑战自我,转变观念。我们目前做不到大投入,就不要去追求好莱坞式的电脑特技,而是在题材上下功夫,这一点能够借鉴的国外优秀影片不少。比如伊朗影片《鞋的故事》,写了一个穷孩子在比赛场上一定要得第二名,因为第一名的奖品不是他梦寐以求的新鞋子,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到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生产的儿童片大都投资少,有的只有140万人民币,不足通常影片的二分之一。低成本的结果是创作队伍的流失。像冯小宁、尹力这样以儿童电影起家的导演,成名后的创作中儿童电影是空白。而在儿童片中本来就是一片绿叶的成人角色,更是难以找到熟悉的明星加盟。因为资金短缺,儿童剧作家几乎是清一色的爷爷奶奶辈。他们凭着爱心坚守着这块纯净的土地,却难以有耕耘的收获。
如何让儿童电影这朵小花能够茁壮成长?冯小宁导演说:“应该给儿童电影更多的关爱,消除对儿童电影的偏见,不在发行上排斥儿童片,让儿童电影能够真正进入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创作的积极性。”
一直为儿童电影奔走呼喊的艺术家于兰对此也有同感。她说,要让儿童电影进入市场就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让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等携起手来。于兰透露,她领导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协调小组除了让优秀电影走进课堂外,还在积极呼吁建立儿童电影院线,让儿童电影形成规模放映的阵地。
为了鼓励儿童片的创作生产,国家广电总局近期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在夏衍电影文学奖中加大儿童剧本的奖励力度,对儿童电影进行资金上的扶助等。在政策倾斜下,许多小电影制片厂也在今年上马了儿童影片,如山东厂拍摄了《宝贝》、浙江厂拍摄了《寒号鸟》,而一些发行人也开始调整急功近利的心态,把儿童片纳入发行视野……种种迹象表明,儿童电影尴尬的局面将被打破,即将迎来阳光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