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民教育:德国业余大学功不可没

教育之窗
2003-06-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我有话说

6月19日是德国业余大学联合会建立50周年纪念日。尽管德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很多,但业余大学在普及国民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业余大学现在仍然是德国成人教育和再教育的主力军。

早在20世纪初,德国就出现了第一批业余大学。希特勒上台后,业余大学曾被取缔,直到二战结束后,业余大学才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全德1000多所业余大学成立了自己的专业联合会。业余大学创办的初衷是想让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人阶层获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和知识水平。业余大学在各地的培训项目直接和学生的愿望挂钩。20世纪60-70年代,人们更多的喜欢社会科学,文学、哲学、历史和外语是那时的主要学习内容。如果和现在60多岁的德国人聊起业余大学,许多人对沙士比亚、康德和黑格尔等人著作的认识和了解都是从业大中获得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业余大学的学习内容变得更为实际。记者最近走访了柏林一家名为威廉海姆业余大学。校长施密斯介绍说,面向社会需求,贴近生活实际,是业余大学的特色。该大学设有五大专业课程:政治、社会、健康卫生、语言、艺术及基础文化知识。除此以外,业大还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各种课程,如烹调、家畜饲养、计算机软件等。业大教学内容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教学方式十分灵活。白天授课对象以老年人,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员为主,晚上和周末则面向在职人员。学时长短和教学形式由内容而定,有几周或数月就结业的实用技术班,也有一至四年的系统教育班。施密斯校长举了这样两个例子:一个没有完成中学学业的年轻人很早就参加了工作,他的低学历使他在职称、工资等方面都受影响,于是他选择了业余大学,在3年的业余学习里他攻下高中的全部课程,并拿到相应的文凭。一名年龄较大的失业者因不懂电脑知识在找工作时屡屡受挫,他下决心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业大学会了计算机操作,不久就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工作。业大更多的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丰富生活内涵。如烹调、计算机软件操作、钢琴、吉它等培训班都有不少已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些人通过业大的学习增加了新的知识,进一步开拓了视野。

业大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社会,学校有针对性地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授课。记者采访的这所业大,在中文班授课时曾请了一位长期在中国工作的德国教授,讲述中国文化和历史,这位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课堂搞得十分活跃,很受学生欢迎。目前德国大约有1300所业余大学,但在编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总数不到1万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德国联邦政府向业余大学提供三分之二以上的经费,随着德国经济每况愈下,经费也不断削减,目前业大只能从国家得到所需经费的三分之一,其他要靠收取学费来保障。业大对失业者、社会救济金领取者和青年学生给予半价优惠待遇。

由于德国业余大学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人员。据统计全德国的业余大学每年开办上百万个教学班,学员达750万人次之多,这就意味着每100个德国公民中就有一个人利用业余时间上业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