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是一场来势凶猛的灾难。这场灾难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在我国历史上,中医药每每在抗击瘟疫中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从每次瘟疫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每一次瘟疫都是灾难,但灾难背后也蕴藏着中医药发展的机遇。
这几年,中医药的发展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已经立案的提案中,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提案就有30件。致公党以党派中央名义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建议》。中国中医研究院周超凡研究员是连任4届的全国政协委员,记者看到今年他与六名委员联名提交了4个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提案。他说,身为政协委员,我为中医药的振兴呼吁了16年。
不少专家认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产中药与国际市场的质量标准不同;另外科研开发投入也不够;基础研究薄弱;中药的剂型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中成药出口缺乏竞争力。周超凡认为,我国中医药走向现代化既有优势又存在制约。关键问题是科研、教学、临床都没有自己的标准。谈到标准,他的一口吴侬软语忽然硬朗起来:“标准决定中医药发展的命运。”“对于中医药不能全用西医的标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西医学理论间存在较大差异,西医的标准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医。比如治疗中晚期肿瘤病人,西医的化疗和其他治疗手段没有效果时,中医药则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延长生命。
若论优势,与欧美化学药研制相比,国内中药研究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投资仅为西药的1.5%左右。我国现有35大类、43种剂型、5000余种中成药,其中有些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诸多方面优于西药。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耕陶介绍,治疗肝硬化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但不少中药都有特效。
随着中医药资源不断流失,中医药知识产权受到严重威胁。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司副司长常城说,强化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才会鼓励中医药的进一步创新。刘耕陶院士举了一个令人十分感慨的例子:我国有一种抗恶性疟疾的中成药“青蒿素”,是世界公认的特效药,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用药。但是由于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个国内生产了20年的王牌药,被外国药厂注册后,在国际市场上合法销售,占有的市场份额比我们还大。随着中医药的国际认知不断提高,中药被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
有专家提出,中草药有些特别的栽培和加工技术也应受到产权保护。应尽可能增加中成药出口,减少原料药材出口。我国虽是中草药大国,我们的中药产品已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国际中药市场约16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我国只占3%,而且其中70%是廉价出口的原料药材。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从我国进口粗加工的原料药后再进行精加工,制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片剂、胶囊后又高价返销中国,数量占了我国中成药市场的三分之一。2000年,“洋中药”进口额已超出同期我国中成药的出口额。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民间大量的中药验方、秘方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如果有计划地在本土开发并及时注册,在资源占有和知识产权保护上,自然比外国企业具有更多的优势。
现在,人们对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问题,越来越关注。这样,大多取自于大自然的中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致公党中央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过去被许多国家排斥的中草药,如今在国际市场上,连续几年全球销售量以两位数增长,未来几年仍将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许多过去对中草药采取谨慎甚至排斥态度的国家,现在正逐渐改变认识。近10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植物药的消费热潮,世界上几家最大的制药企业,都已相继进入植物药消费品市场。
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正在国际上呈现一种方兴未艾的趋势。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早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瑞士也准备在一些州立医院开设中医。在日本、韩国等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中药已成为家庭必备药品。中医中药合法化的国家不断增多。泰国政府最近正式宣布中医药合法化,新加坡、以色列、加纳和俄罗斯等国也正在为中医立法做准备。
有些国家还开始培养中医专门人才。英国有四所大学设有5年制中医系,还有十几所一至三年制的针灸学校。
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西方国家对治疗老年病、慢性病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在预防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病症方面有独特优势,潜在市场巨大。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崔蒙说,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仅是不患疾病,而且要求保持最佳身体状态,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全球对中医药认知的提升,无疑是中医发展的良机,抗击非典也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一次契机。我们要做的就是莫使良机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