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60多家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企业都渴望把研发机构搬到上海去!这是今年6月初台州市科技局和9县市科技局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出来的信息。台州企业的研发基地从台州出走,台州市委、政府方面不但不阻止,反而要做领路人,决定将“台州科技开发园”直接建到上海,这是一种颇有气度的务实之举。
“人才要真正引进到玉环来,难。”玉环县科技局长陈候辉6月16日在台州市科技局长会议上说。
浙江琦星公司将研发基地设在深圳和北京,浙江三木公司将研发总部设在上海,这是玉环企业在遍尝人才困难后采取的措施。高知识人才群体为民营企业所倚重,可玉环这个海岛县没有这样一个群体。去大城市聘请吧,费用巨大,人才也不愿来。
“上海有个高新技术创业群体,互相有沟通交流,但台州没有,引进人员在台州缺乏归属感。”浙江海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家立说。
罗家立,留美博士后,曾服务于美国一流制药企业,现受骋于台州市椒江区的上市公司海正医药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工作。该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8%用于科技投入,2003年海正的这笔开支是5000万元。
尽管如此,罗家立觉得生活在距离上海足有5小时高速车程的椒江,总仿佛有一种缺失。
台州民营企业的最初发展受到了“星期天工程师”的技术支撑,民营企业用人灵活:不能全职,可以兼职,不能一年,可以一天,台州民营企业主就这样解决人才问题。
而如今专家更成为市场最紧缺的资源。
台州市科技局长张锐敏说:“专家到台州落地服务,坚持几天可以,坚持几个月也可以,但坚持几年呢,不可以。”
2003年1月,年产汽车30万辆的吉利集团将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和研发总部迁移至杭州,在台州市留下行政总部和制造基地,并在上海建立吉利投资总部,在北京建立发展总部,此举被认为是吉利集团为在2015年实现800亿元销售而进行的布局。
事实上,台州企业搬迁研发基地到区域中心城市的大量事例尚未报道。
3年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在上海成立联合实验室,已成功开发出一种计划生育用新药,将于今年9月输回仙居县投产。此外,仙琚制药将于今年七八月间在杭州注册成立研发中心。
星星集团为了在2010年实现年销售100亿元的目标,走出台州,将研发总部迁移至上海,直接在上海寻求专家加盟,紧紧把握制冷设备及家电产品的技术走向,并且逐步在广州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在杭州建立营销中心,在北京建立公关与信息中心。
海正医药先后在杭州与上海注册成立2家研发机构。人才技术的能量正在海正释放出来,今年上半年海正的利润率激增,1-5月完成销售6亿多元,实现利税1.1亿元。
大型企业集团纷纷耗费大资本独立赴中心城市建立异地研发机构之时,台州中小企业的人才与技术压力越来越大。
2003年6月21日,台州市科技局长张锐敏带领9个县市的科技局长赴上海,就上海台州科技开发园进行实地选址,具有政府导向意义的科技园项目正式启动。
台州将在上海征地100-300亩,建设一个由服务大楼、进园企业研发楼群、酒店式专家楼群、花园式生活设施等组成的科技开发园,并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及其公用开发平台。
由于看到强烈的需求,一些企业表示将为科技园的启动提供资金入股,拟议中的上海台州科技开发园开发公司将成为这个科技园的运行主体,按市场化方法为台州企业提供服务。科技园可享受优惠政策,同时企业将得到注册报批程序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此外,台州市科技局还将为进入科技园的台州企业每家补助30万元。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认为,台州的区位条件不如杭嘉湖,但上海科技园的建设将克服台州的区位劣势。
张锐敏头脑中有一张清晰的时间表:6月,完成年销售1亿元以上企业的进园需求调查;7月,完成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的进园需求调查,确定规模,提出方案;8月,完成设计招标;11月,设计方案论证通过;12月,动工建设。
不久以后,完成研发机构大迁移的60多家台州企业将直面上海如下的智力资源:119万名大专和中级职称以上的各类人才,146位两院院士,28万名留学海归人员。
不久以后,在台州企业上海研发机构工作的上海专家去一趟台州的企业总部,将是一次愉快的出差。就像以前,上海人总是将台州的古长城、天台山和广阔的田野视作自己的后花园,而那时,台州的民营企业家悄然间已将上海视作自己的“技术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