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破解高原铁路建设三大科技难题

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评说
2003-07-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陆彩荣 我有话说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全线重点控制工程相继告捷。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被认为是世界高原铁路建设的“三大科技难题”。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两年来在破解这三大难题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青藏铁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说了这三大难题工作的进展。

孙永福说: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高原铁路,同时也是一条科技含量较高的铁路。如何在确保环境、生态、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加速青藏铁路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铁道部已安排1亿多元科研经费,动员路内外科研、设计等院校单位参加联合攻关。

在冻土科技攻关方面,各参建单位立项近80个课题,投入上千万元,先后在多年冻土隧道、桥梁、路基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地质复杂的冻土地段,采取以桥代路措施,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保温板、热棒等工程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推广了十多项先进的施工工艺。铺架设备在技术改造后可适应海拔4500米以上作业。

为将青藏铁路建成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铁路,建设单位树立环保新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全线用于环保的专项经费将达12亿元。在工程设计中采取绕避自然保护区、设置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避免改变河流湖泊径流环境、减少占用草原草甸面积等措施,把生态功能保护、冻土保护、植被保护、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等各项环保措施细化到各参建单位和工点,认真组织实施。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全部经过严格的环保审批。在紧张的建设同时,施工队伍还开展了高原种草研究,生活垃圾和施工废弃物集中收集,统一处理。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建设单位与青藏两省区环保部门签订了环保责任书,主动接受监督检查。邀请环保部门对施工沿线水质进行环保监控,全线实行了环保监理制度,这在我国重点建设项目中属首创。

在高原卫生保障方面,各单位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先行。对新上场人员全部进行体检和“阶梯式”适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配置了高原制氧站、高压氧舱,保证了职工生产生活用氧。主副食品供应充足,营养丰富。全线已建立工地卫生所、工地医院和救治中心等三级医疗机构137个,上场医务人员481人,配备医疗设备2880台(套),价值1.4亿多元。截至目前,未发生非典输入、高原病死亡等情况。

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之年。国家对青藏铁路的年度投资计划作了调整,由56亿元调增至57.8亿元,这将是全线建设中投资最多的一年。铁道部组织建设、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面力量展开联合攻关,将在“三大难题”方面取得突破。

攻克多年冻土难题的主要标志是,确保冻土地段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坚固稳定,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做到高可靠、少维护;今年要完成全部冻土试验工程,科研取得新突破。确保桥梁、隧道工程稳定无病害,路基总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全面创优。

攻克环境保护难题的主要标志是,确保多年冻土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源头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影响,铁路两侧自然景观不受破坏,努力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铁路。工程完工后全部恢复取弃土场和砂石料场,保证野生动物通道功能良好,全面落实环保水保措施。高原植草试验取得突破。

攻克卫生保障难题的主要标志是,实现无高原病死亡事故、无鼠疫、无非典疫情目标。

青藏铁路攻坚战已经打响,来自建设前线的最新消息说,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广大建设者士气高昂,正在世界第三极进行着顽强的奋战。
压题照片:许国、舒沈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