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出阳关洒豪情

2003-07-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胡胜友 彭辉 我有话说

“支教一年,受益终身”,“七一”前夕,刚刚结束在宁夏海原支教返校的中国科大商学院研究生沈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庄严的入党仪式上,他的这句话表达了所有赴西部支教中国科大研究生的共同感受和心声。从1999年开始,中国科大先后有4批共16名研究生志愿前往青海、甘肃和宁夏支教服务。

用知识改变命运

中国科大支教的青海循化、甘肃榆中和宁夏海原,都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地区。西部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状况,让他们感到强烈的心灵震撼。正是这种震撼,激发了他们火一般的奉献热情。

第一批支教研究生崔浩教的是初三语文,在虚心向当地教师求教的同时,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他指导学生将《孔乙己》改编成剧本进行演出,把《陈毅市长》改编成小说,根据《周总理您在哪里》组织演讲比赛,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涵,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成绩显著提高。1年下来,崔浩所教的初三毕业班中考语文成绩全县平均第一。

“知识改变命运”,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文明的窗口,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成了科大支教研究生的重要使命。2002级研究生王鹏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常鼓励山里娃用知识和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落后的命运,不少失学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志愿者们一有空闲,便翻山越岭,走访学生家庭,向当地群众介绍和讲解党和国家开发西部、计划生育、科教兴农政策。在抗击“非典”当中,他们还利用多种途径,向当地群众和学生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崔浩和杨晓宇运用专业优势,为循化建立起全县第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宁夏海原县支教的杜少甫,帮助当地政府制作了第一个网站,使这个偏远的西部小县也搭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快车。

用困苦磨砺自己

几个人挤在一间墙壁漏风的平房里,吃的是土豆白菜和小米干饭,经历的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冬和黄沙肆虐的早春……,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支教研究生们把自己的感情深深融入这片炽热的黄色热土。

正在读博士生一年级的崔浩,支教返校后,在国内著名刊物上先后发表5篇学术论文,翻译1本专著。他说,这一年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加油站,努力锻炼自我,让他获益非浅。2001年,团中央授予崔浩“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奖”。

一年的支教工作,在研究生们身上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小在城里优越环境下长大的王鹏,现在不仅学会了挑水、做饭、生煤炉,而且还应邀担任过海原县的文艺演出的主持和县建设成就展的解说,自身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受到当地政府表彰。刚刚结束宁夏海原支教返校的商学院研究生沈祥说,1年的支教生活,真正体会到国家支援教育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刻涵义,过去政治学习的内容,在思想深处变得更具体、更鲜活了。

让爱心薪火相传

自1999年中国科大首批研究生支教团远赴甘肃榆中支教开始,先后有四批志愿者投身到扶贫接力中来。

与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朝夕相处,研究生们的人生境界也随之升华。每一次寒假回去,他们都会带去科大师生捐赠的大量书籍和学习用品。杜少甫将海原县政府奖励他个人用于制作政府网站的4万元资金设立“科大商院少甫资金”,用来改善当地中学的教学环境,并资助了10位海原籍高校学子和近120名面临辍学的贫困中学生。去年下半年,海原西安中学初二的张双虎同学不幸患上白血病,为了挽救他的生命,中国科大支教团和厦门大学支教的研究生倡议,在全校范围发起募捐,沈祥自己带头从每月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捐出。

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在当地师生、群众中传为佳话。支教团临别那天,学生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围了起来。

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但支教中与西部贫困地区结下的不解情缘却远未了结,依然在延续:应海原县政府的邀请,杜少甫又帮助当地开发了“海原供求热线”系统……西部,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魂牵梦绕、割舍不开的一个精神家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