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勇攀航天遥感技术新高峰

2003-07-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纪明兰 我有话说

杨秉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返回式卫星顾问、航天遥感专业首席专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我国可见光航天相机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从1963年参加工作至今,杨秉新一直从事航天一线科研工作,不断研发国家急需的航天相机,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七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立功受奖,为我国的航天遥感事业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

纯朴的感情结下不老的航天情缘,他一干就是四十年

1939年,杨秉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庭的困境练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高中二年级时,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长春光机精密机械学院学习光学仪器专业。就在那时,他就有一个非常纯朴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学习,报答党的培养之恩。当时长春光机精密机械学院聚集着以王大珩为首的一批专家,他聆听着王大珩、薛鸣球、潘君骅等的专业课,并开始接触国内外光学领域的前沿技术。1963年,杨秉新毕业被分配到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王大珩院士的领导下开始了光学仪器研制工作。

1958年,科学实验卫星、返回式卫星相继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杨秉新从此踏上航天之路。那一年,他刚刚28岁。

航天相机是卫星的核心,是集光、机、电、热、高技术、高能力于一体的遥感仪器,面临当时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研制航天相机可谓困难重重。

他没有退缩,在王大珩的领导下,他们走上了我国第一代返回式卫星相机的研制道路。在无数次的反复中,终于突破了空间对地观测的关键技术。

他为我国航天相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倾心尽力

1969年,我国第一台模样相机终于问世。在接受模拟卫星发射力学环境试验时,相机被震坏了,可没有动摇大家一定要造出首台中国航天相机的信心。经过改进后的相机再次送上了振动台,再次接受考验。当经过各种方向振动后,完好的相机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时,杨秉新的眼角挂满了激动的泪花。

1975年12月26日,杨秉新目送着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他一夜未眠。直到看见冲洗出来的清晰的照片,他心里的那块石头才算落地了。这一颗卫星的成功运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国家。为此他荣立部级一等功。

在第一代航天相机研制过程中,他负责五颗卫星相机的总体和结构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了相机照相质量,提高了输片的可靠性。他还改进了相机滤光片的特性,使之适合彩色胶片摄影,拍摄到大量彩色照片,在两颗国土普查卫星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杨秉新和他的战友们认真总结经验,在提高摄影覆盖面积和分辨率上又向着更高水平的相机迈进,提出了新型全景相机研制计划。他从制定总体方案到整个相机的研制全程负责,担任了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副总设计师兼相机主任设计师,负责研制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航天相机系统。该相机装备了三颗返回式卫星,均获得成功。第二代航天全景相机一次飞行获取信息量比第一代航天相机增加了13倍。它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航天相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普查型相机的水平。取得大量难得的信息,为国防、海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不断追踪世界航天高新技术前沿

1991年,他率先倡导开展传输型航天相机轻型化技术的研究,并系统地开展了轻型化技术途径的攻关工作。

杨秉新在负责海洋一号CCD相机总体方案论证时,提出采用四个镜头实现四谱段的相机方案,优化了相机的关键技术参数,采用短焦距、较小相对孔径、大视场的折射式光学镜头,配以小像元尺寸的CCD,使相机轻小型化,仅重16千克,满足了小卫星的要求。该相机已于2002年5月发射成功,相机方案和参数正确,在首次飞行中获取了优质图片。他还带领大家先后解决了TDICCD成像和相机轻型化问题,使我国航天相机研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我国发展极高分辨率航天相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大大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杨秉新特别注意跟踪国外航天相机的发展动向、最新技术,同时结合中国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基础不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研究项目。为提高中国航天遥感器研制水平,他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研制一代、探索一代、创新一代,向更高峰努力攀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