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风长驻第三极

2003-07-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宫曦岭 本报通讯员 李凤鸣 陈学海 我有话说

图为杨明春看望七十一岁的贫困户次仁央吉。韩栓柱陈学海摄


藏北高原阿里,平均海拔4500多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其生存环境之险恶,仅次于南极和北极。兰州军区阿里军分区札达县人武部政委杨明春,在这里奋战了整整26个春秋,创造了军队汉族干部在阿里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祖国领土决不能丢失一寸

札达县生存环境十分险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人武部承担着既管部队又管民兵,既保障边防安全又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杨明春一上任,就急切地要到边防一线了解情况。

出发不久,狂风裹挟着冰雹,就来了个“下马威”,军马被砸得惊慌嘶鸣。狂风刚过,一条汹涌湍急的冰河又挡住了他们去路。杨明春二话不说,跳进漂着冰凌的河中为巡逻队探路。锋利的冰茬划破了他的腿,人被冻得上下牙直打颤。看到巡逻队里有6名新战士胆怯了,杨明春笑呵呵地背起他们,一次次趟过河去,自己却晕倒在冰河中。

这次巡逻,杨明春带领官兵历时40多天,趟过十几道冰河,翻越了3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经受了多次风雪雨雹的考验。他跑遍防区内的每一个哨所和巡逻点位,摸清了每个边防连巡逻路线和防区内所有通外山口、通道等战略要点情况,为指导边防建设、加强边境管控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杨明春当政委8年,类似的巡逻他参加了33次。他说,党把自己放在这里,决不能让祖国领土丢失一寸。

做高原的圆梦人

阿里高原最缺少的莫过于绿色。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技术,人武部以前试种成功的温室蔬菜品种少,且产量低,质量差。

杨明春决心让更多的官兵和当地群众吃上新鲜蔬菜。在老专家的指导下,杨明春带领官兵从选种、播种、施肥、授粉到气候、土壤、温度、湿度、采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摸索试验。经过20多次的反复试验,当地终于掌握了高原寒区大棚蔬菜种植的全部技术,基本实现了蔬菜自给。

杨明春又向更高目标冲刺——试种花木、草坪。他在阿里高原建起了第一个试验苗圃,攻克了高原寒区容易出现的不发芽、成活低等20多个难题,掌握了杨树、沙棘、红柳等6种树木的栽培管理方法。现在,他们种植的树木已有2万多株,草坪600多平方米。杨明春圆了高原官兵的绿色梦、花卉梦。

官兵守边防,藏胞是靠山。杨明春带领官兵和民兵苦干一年,修通了从县城到古格王朝遗址的20公里路,又与旅游管理部门一起设置旅游路标,绘制旅游图册,培训导游。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仅去年一年,就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收入达60多万元。

在他和县里领导多方呼吁下,札达县历史上的第一座水电站终于建成。札达县人均年收入由过去不足200元,上升到现在的1500多元。藏族同胞都说,这有杨政委的功劳呀!

时刻惦记群众冷暖

在阿里高原,暴风雪、泥石流、雪崩、滑坡和严重缺氧像一把把钢刀,时刻都架在每个人的脖子上。26年来,杨明春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他当人武部政委以来,先后从死神手中夺回了39名战友的生命。

深夜,窗外大雪飞扬。杨明春的心头像压了石头般沉重——今天有7名官兵执行任务后要路过人武部,但直到深夜2点,还不见他们踪影。杨明春坐不住了,急忙带人连夜搜救。在没膝深的茫茫雪野里,他们一边大声呼叫,一边用手电光发信号。两天过去了,他们的嗓子喊哑了,干粮和水也用完了,再不返回,不要说救人,恐怕连自己也要葬身雪野。但杨明春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爬遍雪山,也要找到自己的战友。终于,他们在一顶牧民废旧的帐篷里找到了已经冻得奄奄一息的7名官兵。杨明春把他们一一抱在怀里,两行滚烫的泪水与战友们的泪水融为一体。

他时刻惦记着藏族同胞的冷暖,走到哪里,就把温暖送到哪里。在札达县,杨明春的两部电话是随时开通的两条“连心线”;藏胞有急事难事都打这两部电话。

一天深夜,杨明春刚入睡,电话响了。距县城100多公里的达巴村牧民达瓦仁增哭喊着说:“杨政委,快救救我的妻子……”原来,他的妻子尼玛遇到难产,大人小孩危在旦夕。杨明春放下电话,一骨碌爬下床,踩着厚厚的积雪赶到县医院,一连敲开5名医护人员的家门,组成医疗抢救队,直奔达巴村。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尼玛母子平安脱险。达瓦仁增骑马专程赶到人武部,把一条洁白的哈达敬献给了杨明春,连连称赞:“金珠玛米好!共产党好!”

杨明春1977年4月到阿里工作,1995年6月任阿里军分区札达县人武部政委,先后被南疆、新疆军区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廉洁奉公领导干部”和“昆仑卫士”。所在人武部连续8年被兰州、新疆和南疆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和“先进党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