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于2002年8月2日报道过山东省潍坊市坤洲中草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刘坤洲的事迹,此后记者接到不少来自各地的电话,济南的一位下岗职工说:“刘坤洲的事迹给我以启发:只要找准转折点,人生又是一个开端。”
日前记者冒雨赶往山东省潍坊市,再次采访了刘坤洲。他告诉记者,在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作为一名新代表提交了一份议案《如何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应给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税收等各方面优惠政策。
刘坤洲下岗5年不堕志,带领原公司37名下岗职工二次创业,创建了坤洲中草药种植基地。山东省军区主要领导这样评价:“刘坤洲通过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困难的军转干部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5年前,下岗之后的刘坤洲开始试种16亩丹参。他买了有关书籍,边学习边试验,遇到弄不懂的专业术语,就到药材公司请教。他白天在地里搞试验,晚上回家看书,先后啃下了《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10多本药材栽培方面的书,并记录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为了摸清丹参的生长习性,刘坤洲在承包田里搭了个棚子住了下来。从入冬开始,不论什么天气,每隔两小时,他就到丹参田里测量一次地温和气温,观察药材的生长变化情况。一个冬天,没脱衣服睡过一个囫囵觉,饭也是由老伴做好送到药田里吃。经过半年多的观察试验,他终于初步掌握了丹参种植技术。这一年,他从地里收回了两万元。
第二年,他又增加了品种,种了10多种药材,继续埋头钻研,当年16亩药材收入近7万元。刘坤洲成了当地远近闻明的“中药材种植大王”,基地的伙伴们称他为当代“李时珍”。
今年3月,刘坤洲从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回来,开始筹划把事业做大做强的方案。首先要扩大中草药种植规模,他多方筹资,建设中成药加工厂房、药检场所,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预计三年将全部收回投资,同时还可带动全国各地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可吸纳上百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要想把事业做强,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他请专家讲授中草药管理技术,同时向高等院校靠拢,还聘请全国各地技术人员加盟坤洲中草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业。河北安国中草药种植推广中心经理王浴兴作为技术人员应聘到公司指导生产,被坤洲的创业精神打动,主动要求投资入股。
在国家遭受非典疫情时,刘坤洲全部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中草药,并且只卖给国家认可的药品经营单位。一些员工想不开,说现在市面上的板蓝根每公斤卖到上百元,而我们只卖6元,能不能适当提高价格?刘坤洲说:“我们不能赚昧心钱!”
刘坤洲的诚信形象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许多外省客商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并洽谈合作中草药加工项目。今年以来,刘坤洲先后和国内外多家客商签定了中草药加工项目合同,并把中草药系列保健产品打入东南亚和欧美市场。
刘坤洲凭着他一贯信奉的“三不倒”精神,在黄土地里刨出了金娃娃,五年的苦熬苦作,获得了喜人的收获。
就在刘坤洲转岗创业的时候,丢了饭碗的工人成群结队地到区政府信访办去“要饭吃”。刘坤洲把八名下岗党员带到自己的地里,刨出几支肥胖的丹参,告诉了工人们自己成功的秘诀,鼓励他们生产致富。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要我们党员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带领下岗职工走出困境。由我们八名共产党员带头,一定把大家领上一条劳动致富的光明大道。”刘坤洲的话把大家的心凝聚到了一起,组建了“坤洲中草药种植基地”。按照统一组织,分散经营,单户核算,低偿服务的管理办法,建成了全区药材示范园,不仅让下岗职工有了出路,而且带动了全区和周围县市区的广大农民种中草药,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种植结构。目前,周边县市183个村庄的群众纷纷来向刘坤洲学习中草药种植技术,并在他的带动下种起了中草药。2002年底,全区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潍坊市委书记张传林说:“刘坤洲的中草药示范基地,不仅为下岗职工转岗创业闯出了一条新路,还成为潍坊市坊子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