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宁夏图书馆的日子好艰难

2003-07-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宁夏图书馆因消防安全隐患被勒令停业的消息经本报披露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进一步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宁夏图书馆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有许多渴望解决的问题至今都没有解决。

当全国各地省级图书馆纷纷兴建高档、气派的现代化图书馆的时候,宁夏图书馆还在使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建的、建筑面积只有6700平方米的旧馆。据称,这样狭小、破旧的图书馆,在全国省级图书馆中是绝无仅有的。

提起购书经费,该馆工作人员更是心绪难平。据介绍,全国许多省级图书馆每年的购书经费都已经达到1000万元左右,最高的竟达数千万元。而宁夏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在近10年来一直是40万元。这比银川市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还少30万元,在省级图书馆中列倒数第一。就是这区区40万元,还不能全部用来购书。由于取暖、水电、交通、办公等开支较大,宁夏图书馆不得不拆了东墙补西墙,以购书经费来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最后,真正用于购书的经费只剩下25万元左右。该馆工作人员称这种现象为“人吃书”。馆里确定了购书重点和“保刊舍书”策略,重点保证的图书是三类:读者急需的热门书、工具书和地方文献,但实际往往保证不了。至于外文书,他们已经多年没有买过了。而对于重要的外文杂志,为了保持其连续性,他们仍坚持订购。按有关规定,馆藏图书的复本量应在5—10册,而他们觉得这一标准对本馆来说,实在是太高了。现在他们一般每种图书只买一册,特别好的才买3册。现在,全国每年出版新书10万种,发行报刊1万余种。他们能够购买的图书,不到其中的1/20。能够订阅的报刊,不到其中的1/10。去年,他们只买了价值10万多元的3000多册图书。今年,因为经费下拨较晚,至今尚未购买新书。许多值得收藏的图书和报刊,仅仅因为经费的限制而不能如愿。不久前,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向他们赠送了价值50万元的图书,令全馆工作人员欢喜异常。因为这批图书几乎相当于该馆3年的购书量,大大丰富了该馆馆藏。

由于藏书较少,宁夏图书馆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据介绍,最好时期,该馆办出借阅证有7000多个。现在,办出的借阅证只有1700个了。其中有1100个还是他们在银川市兴庆区创办的两个图书借阅点的借阅证,在图书馆本部办理的借阅证还不到600个。图书馆进了新书,总是先保证借阅点阅读,过一段时间,才将这些新书送回图书馆。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工厂、部队、街道、社区、机关、团体纷纷主动上门联系,希望他们去办图书借阅点并表示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但由于图书馆有价值的藏书不多,实在拿不出书去办点,他们只好一一回绝。

宁夏图书馆的服务手段,至今仍然相当落后。目前虽然刚刚配上了30台电脑,但尚没有建立局域网,无法实现自动化。记者看到,由于书库内没有吸尘设备,几乎所有的图书上都落满了灰尘。随便拿起一本书,手上都会粘满灰尘。

由于没有经费,暖气管道从1979年图书馆落成交付使用至今无法维修、更换。有些管道,只需用木棒一捅就能捅出一个洞来。去年,由于暖气管破裂,一楼、二楼部分图书被淹,损失惨重。记者在采访中亲眼看到了暖气管上的破洞,水就是从那里喷射出来给部分图书造成灭顶之灾的。为防止图书再次被淹,工作人员在80架线装书上都苫上了塑料布。这些措施虽然可使部分图书暂时躲过被淹的厄运,但却给查阅带来不便。

目前,宁夏图书馆80%的工作人员都居住在距此13公里外的兴庆区。这些人每天上下班很辛苦。但图书馆连每天的中午饭都管不起,大家只好自带食物,四处“打游击”。

有关人员对记者表示,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应该得到大力扶持。宁夏经济落后,我们都很了解,我们不敢有过高的要求,也不敢与外地相比,只希望上级给点必要的支持,让我们的日子稍稍好过一点!

更令宁夏图书馆全体人员焦虑的是,图书馆被迫闭馆已经一个月了,至今无法开馆、接待读者。有关人员呼吁:现在最当紧的是要尽快解决消防达标和通电问题,恢复开馆,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