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尊重关爱激发教师创新精神

教育世纪谈
2003-08-21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姜韵宜 我有话说

尊重教师

为人师者,其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即自尊心强。自尊心是每一位教师内在的自爱和自我尊重,并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因此,尊重教师首先就要维护教师人格的尊严,保护其自尊心,使其不受伤害。在公众中,无论当人之面,还是背人之后,都不应伤其自尊,都不能厚此薄彼,而应一视同仁。

要尊重教师复杂的、综合的脑力劳动,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教师所授课程不同,教学风格、特点、方法各异,改进教学不能向机关工作那样靠行政命令,而必须依靠教师的自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合理保证教师的备课时间,尽可能减少行政性会议和行政事务性的工作。在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中,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博采众长,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对于各种不同的意见要听得进,记得住,通过集体的研究,甚至是争论,达到统一,取得共识。

教师的性格是多样的,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滔滔不绝;有的出言谨慎,有的有楞有角,直言不讳……我们决不能要求教师的性格都是一种模式,更不能按自己的性格去要求、判断别人,甚至发生“误判”。任何人的性格都是长期形成的,处于稳定的状态,与其奢想改造他们的性格,倒不如尊重不同人的不同性格。正确引导其性格中的优势,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共事。

特别要尊重教师的特长,善于扬其长,避其短,使不同的教师承担的教研任务适得其所。

关爱教师

关爱教师以人性关怀为己任,是现代社会对领导者的呼唤。防止关爱非人化倾向,回归关爱的本来面目,使关爱真正走向科学性和人文性并举的轨道,是我们应该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由于彼此缺少“爱”,导致教师之间形成各自为政,孤军奋战,“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为了消除这种无形的阴影,我们做了艰苦的努力,尽力用爱培植教师之间的同伴友谊;形成分担共享、彼此信赖、相互帮助、互为需要的关系。我们在运用关爱理论关爱教师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心教师的个人发展。教师最上心的除了圆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以外,就是个人的发展,因此,关心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关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研管理的领导者,要千方百计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如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深造;观摩示范课,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听课、评课;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专业学术研讨会等等,使其尽早的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确立自己研究的目标,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条件。

2、为教师排忧解难。为了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各种教研活动中生活得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加温馨、充满关爱的合作关系;使教师能够专心致志地、更加充分地发挥创造潜力,还应该为教师排忧解难,做好后勤工作。

3、引导教师关爱集体。校园是教师身处的自然空间,要引导教师关心学校的整体工作,关心学校的发展,关心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从中悟出自己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要引导教师了解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名校与名师的关系。要引导教师认识到一个专业要办出特色,一个班的毕业学员要在人才市场上赢得青睐,光靠一个教师的出色是不够的,要靠本专业全体教师集体攻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闯出新路,造就崭新的教育成果。

要引导教师认识到,当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研究型教师,不断探索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多彩的各类人才规格的需求,并不断通过我们的教学改革予以满足。而不断开展教学研究,通过立项、制定实施方案、总结论证教改成果等环节,正是发展我们研究性思维,通向教学科研的桥梁。

要引导教师树立争先信念,树立教改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在创造教改成果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研课题的拟定,更是走群众路线,经过积极引导,逐步集中的过程,使每一个课题不仅得到大家认同,而且能得到大家积极参与。

引导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抓住由头,因势利导,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激励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主体性本质日益显现,开始由“手段”走向“目的”,人本身的发展与完善成了社会发展之根本。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道德作为精神生活的灵魂,是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完善发展的重要杠杆。因此,激励的价值取向,首先应从道德入手,激发教师在政治上、业务上、学识上、业绩上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强烈的进取心;激发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员、诲人不倦的敬业奉献精神;激发教师在成人教育中有勇挑重担、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顽强拼搏精神。要鼓励老教师爱护带动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尊重老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要善于发现教师的成绩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青年教师尤其需要鼓励,如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激励青年教师精益求精地备课、讲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建立激励机制。及时奖励教改、教研、科研成果,奖励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

2、建立对教师的考核办法。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必须贯彻奖励为主,而绝不能立足于“防范”教师。办法中只讲“罚”而不提“奖”,或“罚”的条款比“奖”还多。

3、讲激励并不是不讲批评,不讲原则。但批评教师,一定要合情合理,推心置腹,讲究方式方法,使对方心悦诚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