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加坡的“分流教育”

2003-08-21 来源:光明日报 陈德勇 我有话说

新加坡是一个物质资源贫乏到几乎为零的海岛城市国家。我们在新加坡考察期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新加坡人自己也常说,除了阳光和空气之外他们什么也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都要进口,淡水也要靠从马来西亚进口,甚至建筑、填海造地用的砂石也要靠进口。那么,新加坡是如何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的行列,经济上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呢?除了其他原因之外,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进行开发起了决定性作用。新加坡的教育制度适应了培养高素质、适用性人才的需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新加坡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分流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区别对待学生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新加坡建国后的一段时间,教育模式和学制都暴露出一些问题,造成国家教育投资的浪费,还引发了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六年制小学的辍学率一度达到11%,中学达到19%。教育改革由此引发,结果是实行“分流教育”。

分流就是经过考试和考核,将普通教育中的一部分学生分流到技能教育的序列中,实际形成了普通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双轨制。分流的时间为小学四年级结束、小六毕业和初中毕业,共三次分流,这三次分流决定了一个学生甚至一生的工作走向和发展前途。

小学为六年制,前四年为基础学习阶段,除双语学习外,着重接受数学和其他科目的学习。小四考试后进行第一次分流,约20%的学生进入EM1班(英语母语1),70%进入2班,10%进入3班。虽然把学生分成三类,但每年考试后都可以再进行调整。比如1班的差生调到2班,3班的优秀生调到2班等。这样分班的结果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小六离校考试为第二次分流,考试科目是数学、科学、第一语文和第二语文,按总成绩排出名次。约10%的优等生接受特别课程教育,50%接受快捷课程教育,40%的学生学习普通课程,着重于职业训练。

初中一般为四年制,前两类学生都达到了英语母语“O”(Ordinary)水准,而第三类学生只具有“N”(Normal)水准,所以第三类学生要修满五年,其中在第四年可以有一次“N”转“O”的考试,合格者可以再学一年后与前两类学生一起参加初中毕业统考,未通过者则转入技能教育系统学习一技之长,将来主要从事技工的工作。初中毕业统考是第三次分流。

新加坡的高中阶段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分为初院、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三类。初院分二年制和三年制,实际上是大学的预科班,注重综合课程的学习,约25%的初中生能够进入;理工学院为三年制,着重理工课程,升学就业二者兼顾,39%的学生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则主要为今后就业做准备,约21%的学生进入。当然,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也可在学习期间经考试转入理工学院,但这毕竟不是普遍情况。还有约15%的学生出国或作出其他选择。实际上学生一进入所谓的高中阶段,其发展方向基本定型了。初院学生毕业要经过英语母语“A”(Advanced)水准考试,这是一种高水平考试,再进入大学,到此时已经初步具备“精英”人才的雏形。

新加坡的大学只有国立新加坡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规模也不很大,大约21%的初院和理工学院毕业生可以考入,其余学生相当一部分转到国外学习。以上就是新加坡学校教育的大致流程。

一个学生从上学起就开始面对三次分流,多次考试,不断地决定和选择,其压力可想而知。在新加坡期间正赶上小六会考发榜,报纸上将各校会考成绩排名登出,总成绩在前20名的学生也排出优秀生金榜,前三名的“状元”照片赫然登在《联合早报》第一版。小学离校会考要登报表彰,这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三个“状元”中有一名叫邹珑的,是4岁时随父母来新加坡的中国男孩。据新加坡人讲,从中国来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很好,看来中国的教育传统在新加坡更得到了发扬。

新加坡的教育是与培养“精英”人才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认为,人的能力在出生时是有差别的,为了使具有潜能的人才能发挥才智,不至于被埋没于普通的教育环境中,就要由国家提供使他们顺利成长的“快捷通道”,以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天资聪慧、能力出众、具有献身精神的治国之才。优秀大学毕业生被选送到欧美国家,由政府出资再继续深造,回国后成为国家各个部门的中坚力量。难怪在新加坡“精英治国”、“精英人才”的说法不绝于耳,这里面自有道理。对此,社会上看法不尽一致,争论时常发生。有人认为,把那些所谓能力较差的学生提前分流到只注重职业技能训练的学校去是否有悖于公平原则?反对者认为,这正是使不同潜质的人各得其所的办法,无可非议。

最近,新加坡通过了教育改革方案,更加强化了培养少数顶尖学生的思想。教改的口号是“兼顾一般与顶尖学生”,实际重点放在顶尖学生方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直通车计划”,从初中开始加大综合课程范围、分量;增加选修课;免去中四“O”水准考试,直接在六年后考试“A”水准。据说这样可以提供更多选择,用更多文化课程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现在的小六学生又多了一个选择,就是要不要搭“直通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