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业是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大力发展科技咨询业,不但可以提高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同时,咨询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今天,我国咨询业已初具规模,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目前,西方国家的咨询服务业已经相当发达,咨询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成为所有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必要的价值实现或增值环节。
近二十年来,世界咨询市场年均增长12%,2001年全球咨询市场规模达到1140亿美元。从全球范围看,领先的咨询公司与其他咨询公司之间的差距正在加大,中小型咨询公司合并增多,一些信息技术公司纷纷进入咨询市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领先的大公司更加注重观念的创新和方法的领先,注重从方案的提出转向方案的有效执行和咨询效果评价的增值服务,在服务手段、技术方法、服务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的咨询业起步较晚,只有20多年的发展经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相继出现了各类工程咨询、投资咨询、科技咨询、管理咨询以及信息咨询机构。1988年后,《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后,科研机构开始进入科技咨询服务领域,并形成了第一次咨询机构注册高峰。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是我国咨询机构大量出现的时期,机构的规模、涉及的学科领域和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992年已有咨询机构2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但这一时期成立的咨询机构成活率并不高。据200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00多家主营咨询机构中,只有不到10%的公司是九十年代以前成立的。这种高淘汰率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咨询队伍,使咨询服务不断走向规范。
近几年,我国咨询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从1996年的21亿多元增长到2001年的300多亿元,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快速发展的电信产业。进入21世纪后,我国咨询机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无限责任、私营、合资咨询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并出现了一些民办非盈利咨询组织,更多的不同社会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咨询业的发展。
八十年代,人们对咨询业的巨大热情引发了咨询业的迅速发展,而这一行业又看似进入门槛比较低,于是出现了一些貌似咨询服务的招牌和似是而非的咨询服务,庸俗了原本属于高智力的服务。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咨询业的内涵、作用、价值等的广泛探讨。政府在推动、引导、规范咨询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性发展政策。
1992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科技、法律、会计等咨询业务。同年8月,当时的国家科委发布了《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
1994年,国家科技部提出了繁荣软科学、发展咨询业的战略部署,并批复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省为试点省市。1996年,湖南、四川、云南等省市也陆续出台了促进咨询业发展的有关措施,使我国咨询业在开拓市场、促进机构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在促进科技咨询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科技部注重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如科技部积极参与并负责执行的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咨询业发展概况调研”和“中国政府资助项目选聘咨询机构(顾问)规则指南”,为我国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国际经验。
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大大提高了各级决策者正确判断和决策的难度。在前所未有的复杂条件下,传统意义的各类咨询服务内涵更加丰富。如许多技术咨询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有可能涉及环境、经济、社会等专业问题;而一个咨询项目可能涉及数据、分析、制定方案等多个环节。社会多方位的需求使咨询机构出现更细化的趋势,一批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的咨询机构将出现,而部分领先的咨询机构将在实践中不断壮大,并率先在市场服务中创立品牌形象。
当前,就科技咨询业总体而言,虽然20年间在自身能力、服务质量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还存在规模小和信息壁垒等问题。我国咨询机构中的97%属于小企业,年收入不到100万元的咨询机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咨询机构仅占总数的不到3%。
科技部提出,要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建立起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形成体制合理、机制灵活、制度健全、竞争有序、诚信经营的良好发展环境;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科技咨询业作为重要的科技中介机构,过去的20多年间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科技咨询业已找到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国的咨询业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