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高兴乡畲族女教师兰玉招,凭着自己对家乡、对孩子的深情厚爱,在家乡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兰玉招是兴国县高兴乡樟坑村呈祥组唯一的一名回乡高中毕业生,面对家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面对师资缺乏、文化教育落后的边远山区,面对村里到了上学年龄,由于远离学校而失学的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我要当一名教师,让家乡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上书。”一个在村里办学的念头油然而生。这位充满青春活力的畲族姑娘,鼓起勇气,毅然向村支部提出了开办学校的要求。
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山里姑娘,听完她在村里办学的设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说干就干。没教室,她自己掏钱买来石灰,把家里旧的厅堂粉刷一新;没有课桌,她搬出了家里的木板和桌凳,七拼八凑,硬是拼出了十几套课桌。
从此,在村头路旁,在山间小路,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与孩子们一起,迎来晨曦,送走晚霞。那个昔日沉寂的小山村,从此传出孩子们的琅琅书声。
每天早晨,她烧好孩子们一天的开水;学生来了,她又逐个给他们检查作业,补习功课;放学了,她又把孩子送过危险的河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兰玉招从此带着自己儿时的梦幻,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孩子王。
贫穷、艰苦、落后的山区,曾使许多人望而却步;舒适、安逸、充满传奇色彩的都市生活曾使多少人梦寐以求。1979年,兰玉招与西安飞机制造厂的一位干部喜结良缘。丈夫看到心爱的妻子为学校、为孩子日夜操劳,心里十分不安,提出要把她带到西安去安排工作。作为一个祖祖辈辈居住在边远山区,抬头见山,出门爬坡的山村姑娘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无论是对丈夫、对自己、对孩子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兰老师要去西安了。”消息传开,家乡的父老乡亲奔走相告。欢乐的小山村忽然一下子又变得沉寂不安。朴实的山里人,几乎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事实:兰老师去西安了,学校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学校刚刚办得有些声色,难道让他们重新加入到失学的队伍中去吗?整整几个晚上,兰玉招都翻来覆去思索着这个问题,她想到了这块养育自己的土地;她想到了学校那三十几个求知若渴的孩子;她想到了父老乡亲寄于自己的殷殷深情。
于是,她把丈夫的一片深情深深地埋在心里,耐心地说服了丈夫,说服了父母家人,放弃了舒适安逸的都市生活,留在了这块土地上,留在了山里孩子身边。
爱是情的交流,爱是心的碰撞。三十年来,兰老师身负家庭和事业两副重担,她家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外有一家5口人的责任田和责任山,丈夫远在西安,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如此繁重的家庭负担,兰老师却从未因为家事而耽误过教学工作。她凭着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拼搏精神,凭着自己对家乡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用汗水和心血,迎来了家乡教育的满园春色。如今,呈祥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兰老师所任3个年级的语数六门功课均达85分以上,位居全乡前茅。为了表彰兰老师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精神,党和人民给了她很高的荣誉。她先后被评为赣州地区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英雄和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工作者,并应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但她并没有陶醉,她没有忘记自己三十年前认定的目标。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情和爱,将成为兰玉招永恒的追求。(标题书法:沙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