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帮助贫困生经济心理双脱贫

单向的经济扶持带来“心理贫穷”,专家呼吁
2003-09-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周仕兴 我有话说

就读于某大学信息科学系的小梁来自桂西的农村,原本成绩优异的他,上大学后常常无故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期末考试也红灯频亮。老师了解到他家境比较贫寒,建议他申请特困生补助,他断然拒绝。

在同学圈子里,小梁常常因满口家乡话、穿着举止土气被同学取笑,这使他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跟同学争执不休。由于经济窘迫,他很少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有些同学便讥讽他“小家子气”。小梁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晚上很难入睡,白天又看不进书,慢慢地学习劲头也没了。

在校园里,他经常一个人低着头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班上举行集体活动,他尽量找借口不参加……他已经习惯于游离于集体之外,把自己围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心理贫穷:贫困生问题的延伸

小梁的问题,被有关专家称为“心理贫穷”: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些大学生在个性特征和心理方面出现的负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表现为自卑、多疑、焦虑、孤僻,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心理失衡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心生恨意,个别的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专家指出,这些年来学校和社会在努力为贫困大学生解困时,往往忽视了贫困生中的“心理贫穷”现象。这种贫困是隐性的,但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陷入心理贫穷的大学生也是难以成才的。

那么,贫困学生中“心理贫穷”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每学年数千元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对贫困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虽然贷款缴纳学费在一定程度上解了燃眉之急,但他们的心理负担并未减轻。找机会打工虽然能挣点钱,但要以耽误学业为代价,这使他们经常处在又需要打工挣钱、又怕耽误学习的矛盾之中。特别是因打工学习成绩下降时,这种矛盾冲突更为激烈。久而久之,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某些精神病症状。

其次,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同龄人的心理压力。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个性特征有许多共同的方面,但在热衷交流、追求友谊、渴望爱情、希望生活丰富的同时,消费的攀比心理也在滋长。看见别的同学穿名牌、进饭馆,出手阔绰,交友广泛,相比之下自觉寒酸,自卑心理油然而生,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

还有,不少单位在帮扶贫困生同时,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感受,一些商家还要把贫困生的隐私拿出来炒作。贫困生自己也逐渐对这样的资助产生了怀疑和反感,认为接受的是别人的施舍,觉得有损自尊。

此外,有些同学对贫困生尤其是农村来的贫困生缺乏必要的同情和理解,经常对他们指指点点,当作饭后谈资取笑贫困生。这使得自尊心本来就很强的贫困生心理负担加重,变成了一只神经时刻紧绷的“刺猬”。

贫而弥坚,贫困生需要心理自救

广告专业的郑新同学家庭十分困难,在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后,他到南宁市一家广告公司兼职。由于专业对口,他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既赚到了生活费,又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学到了书本没有的东西。他说:“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心里很踏实。”

在大学校园里,像郑新这样勤工俭学已经十分普遍。校园勤工俭学应和着时代的鼓点,反映出贫困大学生挑战困难的坚强意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专家认为,坚韧的品质是用金钱买不来的。穷,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如果一个人极度自卑,那么别人对他的热情,他会认为是施舍。负性的自我形象只会使身边的人远离自己,最终自我封闭,从开始的攻击性掩饰发展到自怜、自残、自毁等心理障碍。

专家同时呼吁,学校、社会也要变单向的经济扶持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学校和社会除了为贫困生体力打工提供方便外,更应为他们提供应用知识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使贫困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乐观向上的有用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