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州大学充分利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以合并组建为契机,以教育生态理念为指导,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新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教育生态化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生态世界观主要有两个基本理论:一是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有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是动态平衡理论,认为现实和宇宙在根本上是运动的,结构是基本过程的表现形式,结构和过程两者最终是互补的。
2000年,广州大学由9所院校合并而成,学校组建后,人员、设备、资金等各方面成倍增加。按照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并非各孤立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为了使新组建的广州大学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承担起现代大学自身的使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学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以教育生态化为指导,深入了解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整和优化结构,明确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努力将广州大学办成一所综合实力和配置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部分学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思路。
教育生态平衡主要是指教育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良好协同。教育系统的结构配置状况与其功能大小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必须科学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功能。学科专业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学科专业的整合和重组是学校成功合并的关键。合并初期,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应用型、高新技术专业偏少,专业重复交叉设置等等。合并后,通过撤消、重组、兼并等措施整合了学科专业,根据学科类别组建了14个学院,理顺了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同时,按照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定位,优先发展与地方支柱产业密切结合的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应用型本科专业,2003年我校应用型专业、高新技术专业招生数量占招生总数的79.6%。目前,本科专业从合并初的21个增加到49个,招生专业方向达90个,学科门类从合并初的6个拓展到8个,覆盖27个二级专业类,专业结构更趋优化。2003年开始学校不再招收专科生,实现了从本专科并举向以本科教育为主的跨越。
教育生态化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但在教育活动中,人只有通过自身的能动活动取得对客体的支配地位时,才会成为主体。因此,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推进教学进程由封闭走向开放。按学科大类招生、按一级学科构建基础课程教学平台,按高水平有特色要求构建专业模块课程;改革传统“定向型”培养师范生的弊端,创建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范生的“非定向型”模式;开设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等系列共20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供全校学生自主选择,其中《自然科学发展概要》是学校精心组织专家培育的通识教育精品课程,上学期已由张景中院士领衔主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必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同时,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弹性学制也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加强和规范了实践教学,整合出工程技术类、师范类、文理类等实践教学大类,制订实践教学大纲,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含绿色教育实习基地在内的57个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和4个创新基地。并且,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评选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学生科技活动成果奖,举办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巡回展,出版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集,评选优秀实习生等各种措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年来我校共有144人次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其中包括全国数学建模一等奖一项。在刚刚落幕的第七届广东省“挑战杯科技竞赛中,广州大学有30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以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绩捧回“优胜杯。
生态世界观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广州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广州大学一直致力于开放办学,努力营造文化多元、兼收并蓄、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目前,学校已与法国、澳大利亚、俄国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和文化学术团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中法两国教育部和广州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法旅游学院,开设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会展与商务旅游、国际旅游与导游等8个特色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毕业生可同时获得中法两国大学文凭。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2003年,学校与广州莲花山高尔夫球俱乐部已签订了合作培养高尔夫管理专业人才的协议。
合并三年来,广州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初步形成了五个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贯穿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二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综合性大学的师范教育特色;四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五是人才培养的国际意识和开放特色。学校本科教育迅速发展,创建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优势突出、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