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倒萨”目的实现后,美国的中东战略框架日趋清晰: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政权,控制伊石油,使伊成为美国在该地区的坚实支柱;用和平“路线图”推动巴以解决争端;保持对伊朗、叙利亚等“激进派”国家的威慑,迫使其“不支持恐怖主义活动,不反对中东和平进程,不谋求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温和派国家实行渐进式民主化改造,为其中东乃至全球战略服务。
美国在反恐及核问题上加大了对伊朗施压力度。美声称,“基地”组织残余分子在伊朗境内频繁活动,这些人很可能策划遥控了今年5月中旬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针对美国的连环爆炸案,指责伊朗庇护“基地”组织成员。美中断了同伊朗在日内瓦和纽约的“接触”,还指责伊朗发展核武器,直接或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欧盟和俄罗斯不断向伊朗施加压力。美国负责武器控制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博尔顿甚至威胁,美国保留使用军事手段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权利。
面对美国的压力和军事威胁,伊朗自然不甘示弱。伊朗断然否认美国的指控,称历来禁止“基地”组织成员入境,一旦抓获就遣返。伊朗还抨击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同滞留在伊拉克的伊朗恐怖组织“人民圣战者组织”搞幕后交易,要求美国遣返该组织领导人。伊朗还谴责美国把伊朗和平发展核能政治化。针对国际原子能机构9月12日要求伊朗10月31日前澄清其所有核活动的决议,伊朗威胁说“有可能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指责该决议是美国施压的产物。美国则放言:“不遵守该决议就意味着承认发展核武”。美伊关系再度紧张。
尽管如此,美国同伊朗在许多方面仍有合作。伊朗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军事实力较强,拥有射程覆盖美国在海湾地区军事基地的中程导弹,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此外,伊朗对伊拉克什叶派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时,美国意识到孤掌难鸣,解决伊拉克问题离不开伊朗的支持与合作,担心对伊朗过度施压会刺激其国内宗教及民族主义情绪,为宗教极端势力扩张推波助澜,甚至妨碍对伊朗的“和平演变”。
因此,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同伊朗仍保持“私下接触”,在核问题上也表示再给伊“最后一次机会”。伊朗也策略地不与美公开对抗,不想因核问题触怒国际社会,招致美国的军事打击。美伊在打击塔利班、“基地”织织方面有共同利益,双方均有意进行“有限配合”。双方还通过联合国就两伊战争中伊朗失踪人员、伊拉克战争赔款和难民等问题进行磋商。
当前,伊朗核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但由于美大选在即、巴以和谈陷入僵局、打击“基地”组织及伊拉克问题,美国需要伊朗的合作,美国一时还不想与伊朗“摊牌”。因此,美对伊朗采取“威慑加合作”的政策将会存在相当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