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故事中有一个为人们耳熟能详,那就是他在大英图书馆读书时用脚在自己的座位下磨出了一条沟。笔者对这个故事一直念念于心,只是从前感动于马克思超人的毅力,现在则羡慕他能够在图书馆里有常年固定的座位。虽然不敢妄想也有这样的条件,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我也的确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科研条件。
因为从事历史研究的缘故,笔者对于图书馆和档案馆都很熟悉。从阅读简明易懂的书籍到与古籍善本打交道;从看今人著作到查阅明清档案,笔者的学问微有长进,但是由此而来的是感到读书查材料越来越是件难事了。国家图书馆目前开架借阅室的书既少且差。不是馆中没有好书,只是它们中的许多都是基藏本或保存本。要看前者,你付出的代价是起码半小时的等待;要看后者,你需要付出每本三元的费用,更不用说书一旦加入保存本的行列,复印费就变成每页2元。更吓人的是善本书,现在它们中的大多数已被拍成缩微胶卷,其复制价格是每页数十元。再看分馆,其主打项目是普通古籍与地方志、家谱。以清代书籍为例,其资料费是每页6元,复印费是每页0.6元,连善良的馆员都劝我们说:“还是抄吧,太贵了。”就算你咬牙跺脚一定要复印,还有一条规定等着你:一本书只许复印三分之一。位于故宫西华门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一千多万份明清档案,是研究此段历史的学者的必去之处。这里的档案不能复印,只能拍照,一拍就是2元多。要知道,一拍只是档案的一页,而一份档案短则几页,长则百余页!
笔者曾荣幸地作为热心读者被邀请参加国家图书馆组织的座谈会,而我最想了解的情况就是收费问题。按照我的想法,对阅读频率高的书收取一定的费用尚有可理解之处,但是对古籍和善本书收取高额资料费的目的何在呢?为了赢利吗?这些材料除了为专门的学者所利用外并没有多大市场。且在我的经验中,极少有学者支付这笔费用,他们大多数与笔者一样,只付得起自己的体力。为了补偿吗?这些资料全部都是无价之宝,它们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而只能反映在学者利用它们所产出的成果上。在会上我对组织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回答是,这些材料非常珍贵,因此要设立准入门槛,减少损耗。那么,我只能说,这个门槛没有挡住别人,只是挡住了经费紧张又求知若渴的中国学者。
近年来,关于中国的研究无论从理念上还是资料上,我们似乎都在惟外国学者的马首是瞻。笔者以为,中国学者要在西方中心论的包围中打下一片江山,固然需要理论上的长足进步,但是,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来说总不是一件难事。材料功夫,是乾嘉以来中国学者拿手的好戏,如果连这一点我们都在国际学坛上处于下风,那就太不可思议了!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靠举例证明已远远不够了,结构主义、整体史观都要求我们全面掌握材料,无奈的是,在这样的基础研究条件下,中国学者要想超越,怎一个难字了得?
真的,好羡慕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