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平凡中创造辉煌

2003-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温源 我有话说

群山连绵,沟壑万道,急流奔腾,密林蔽日,这里是祖国西南端的边陲小镇——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在这片贫穷落后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12年来一直默默耕耘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艺师,她就是勐马镇农牧工作站的朱丽旗。

静谧的山寨夜晚,一个小姑娘在简陋的课堂给许多年长的农民朋友讲着农科知识……

长期以来,勐马镇由于种植品种杂乱,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率极其低下,加之当地属民族杂居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半数以下人口属文盲、半文盲,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种薄收、毁林开荒的落后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1991年毕业来此的朱丽旗看到这样的景象,曾产生过想逃离的念头。但工作中农民的善良与无知又激起了她想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渴望,于是,她决定留下来为边疆农业科技推广做点实事。

下定决心后,朱丽旗开始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却充满艰辛的工作。首先她将课堂摆到了田间地头,直接下到村组为群众开展使用化肥的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尿素、普钙等;一季下来,粮食增产了,农民信服了;同时,她又组织农民上夜校,并毛遂自荐做起了老师,向他们灌输农业科普知识。为了便于当地傣、佤、拉祜三族群众交流,她又找来当地的村干部做翻译,将她的话一句句地用三种语言译给农民听。于是在山寨静谧的夜晚,时常会出现这样的动人景象:简陋的课堂里,一个小姑娘在讲台上,声、手并用,以最浅显、最通俗的语言给比她年长许多的农民朋友讲着农科知识。

在推广科技的日子里,勐马镇的崇山峻岭、沟沟坎坎都为朱丽旗所熟悉,全镇530平方公里的土地都留下了她匆忙的足迹。

解决了吃饭问题,朱丽旗和村委会又把“抓票子”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实际工作中,朱丽旗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技术,才能使当地农业发展有所作为。1997年,朱丽旗与同事们研究决定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当地坝区进行试验示范。在她的耐心说服下,当年有75户农户接受了此项示范工作,结果平均单产达到586公斤,比常规方法高出近50公斤。第二年,该项技术在全县普及后,朱丽旗又开始考虑如何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占全镇稻谷面积56%的陆稻生产区去。为了保险起见,她在全镇不同海拔的5个点上,用不同的品种进行了旱育种试验。在试验期,朱丽旗白天与农户一起到地里进行移浅栽和观察记录,夜晚又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100多个日日夜夜,她没休息一天。示范成功后,当地稻谷平均亩产增产20%,这项技术也成为全县山区陆稻生产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999年,朱丽旗被安排到全镇最边远、最贫困的双相佤族村挂钩扶贫。调查中发现,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产业结构单一。为此,朱丽旗与当地干部一起,宣传组织群众大干基本农田建设;山区没有水浇灌,就因地制宜建台地。经过一个冬春的苦干,全村在原有坡地上开垦出850多亩高标准台地。此后,她又多次跑县农业局要项目,把“陆稻科教扶贫工程”引到了双相村,当年完成了2340亩高产栽培,实现单产419.5公斤,每亩增产80.7公斤,受益农户每户增收200多元,基本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

解决了吃饭问题,朱丽旗和村委会又把“抓票子”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分析他们一致认为依靠当地实际发展橡胶产业、兼顾茶叶、板栗等其他经济林果业,是调整当地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捷径。如今的双相村,公路通了,电灯亮子,祖祖辈辈背水吃的历史结束了,橡胶林15600多亩,人均拥有橡胶、茶叶等经济林果11亩。村容寨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或许多年之后,人们回忆起当年挥汗如雨,大搞建设时的景象,一定会记起那个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姑娘——朱丽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