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学院成立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7年迁入现址,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6年11月,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受到很好的评价;2000年,为满足扩招的需要,新建三水校区,2001年三水校区改制为广东商学院三水学院;2003年6月,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广东商学院是省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是广东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和发展的9所万人大学之一,也是一所专门培养财经政法类高级人才的大学。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通过省里的重点建设,广东商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学类专业为支撑,管理学、法学类专业为主干,文学与工学类专业为两翼”的学科、专业结构。
2003年6月,学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获准设立企业管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5个硕士学科点,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多种办学层次和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000多人,成教生4000多人,设有11个二级学院、系,建有9个研究所(中心),开设26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法学两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企业管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良。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坐落于广州市东南果林区,占地286亩,校舍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另有毗邻广州市国际会展中心的北校园373亩征地,规划建设校舍20万平方米;三水校区位于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占地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拥有电脑全程管理的图书馆1.2万平方米,馆内藏书104万册(含15万册电子图书),建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广东高校唯一的文科重点实验室——经济与管理科学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总值5300万元,计算机1800多台;还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法庭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主要课程基本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校现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11名,其中正副教授28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1%,45岁以下教师占80%,有7人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有38名教授受聘或曾经受聘担任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学校还聘请了22名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聘请了80多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家为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己任,20年来,已为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财经政法类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近几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坚持“人才立校、学术强校、服务兴校、特色优校”的办学理念,视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改革,办学思路更加明晰,各项工作取得进展。
(一)办学空间大为拓展,办学规模大幅扩张
适应高校扩招的形势和要求,学校于2000年与三水市合作,创办了占地1500亩的三水校区,并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办学。2002年11月,北校园373亩用地正式获省政府立项。目前,北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已完成设计,并获规划部门审核批准。全部工程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现正在积极办理征地手续和其它各项工作。至此,该校校园占地面积由原来的286亩增加至2159亩。
由于积极创造条件,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经过连续六年的扩招,该校现有全日制学生已达13000多人,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工作得到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近几年来,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教学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加大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开展了教学“三改”工程,启动名牌专业建设等“五大方案”。经过近五年的努力,该校本科专业由16个增加到26个,专业覆盖面由四大学科增至五大学科;2003年,法学、市场营销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专业被定为省级重点改造专业。学校的教研教改工作成效显著,1999年至今,共获国家级教研立项1项,省级教研立项11项,省级“151工程”立项3项。实验教学得到加强,1999年底建成广东省第一个文科重点实验室——经济与管理重点实验室;近日,广东省电子商务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专家论证,将在该院设立。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现有学生实习基地34个,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基础。
教学工作的切实加强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有力地促进了该校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多年来,学生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均名列全省前茅;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的通过率和优秀率每年均居于广东高校前列。在历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际国内数学建模竞赛、省市大学生辩论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2003年,在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参赛选手共获特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在“外研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该校代表队荣获第三名并入选国家队将赴新加坡参加国际辩论赛。在校生陈小敏获得2000年奥运会举重金牌并在2002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为学校挣得了荣誉。在高校招生与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该校的招生、就业状况良好,2001年、2002年分别以99.99%和99.79%的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本科生就业率首,2003年虽遭遇“非典”,但该院毕业生就业率仍高达94.88%,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该校的毕业生的评价优良率达95%以上。
(三)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学研究呈现良好态势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切实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在全国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该校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评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所申报的企业管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5个学科均以高分通过同行通讯评审,并获省学位办学科评议组的全票通过。这是该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学校的办学层次有了突破性提升。
在搞好学科建设的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科研管理工作,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质量、档次明显提高。1999年以来,教师、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课题经费累计达1100多万元,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89项,其中有国家级项目12项,国务院部门项目39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8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7篇;出版专著26部,编著25部。《广东商学院学报》公开发行不到两年就一举进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的行列。
(四)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快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为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出台《广东商学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决定》,启动“双百”师资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2001年以来,学校平均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攻读学位、国外交流、导师指导、课题推动、实践锻炼等形式,促进了中青年教师梯队的建设。经过五年时间的建设,该校师资队伍日益壮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趋于合理。
(五)创新了办学机制
努力探索多种办学模式,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减轻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负担。2001年5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原“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正式改名为“广东商学院三水学院”,成为该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国有公办民助”试点高校。三水学院改制两年多来,生源充裕,管理顺畅,教学秩序良好,发展势头较好,标志着三水学院的办学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为广商的发展和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定。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广东省也相应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高等教育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该们首先要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广商,如何建设广商”这一基本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广商的新跨越。
学校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推动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学质量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坚持规模与水平、质量与效益相结合,实施名校带动、人才立校、需求取向、创新发展四大战略,突出品牌、层次、质量、水平、效益的发展取向,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超常规前进。具体来讲: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一是三种发展形式即上规模、上层次、上质量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校三大功能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三是南校园、三水学院、北校园三个校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二,整合自身优势。即整合相对专业优势、比较区位优势、潜在空间优势等优势,形成新的现实的优势。
第三,突出专业特色。以“商”为轴心,“引伸”或“演绎”其它相关学科、专业,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学科专业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协调发展,具有层次性、整合性和动态适应性的学科专业结构。
第四,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树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构建能主动适应21世纪广东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社会进步需要的突出广商学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实现教学质量具体化,把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发表论文、考研究生、考职业资格证书、考级(如英语、计算机)、参加重大学习竞赛结合起来,努力造就“一专”(专业理论扎实)、“两会”(会英语、会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四有”(有较宽知识面,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变通能力,有国际视野,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等专门人才。
第五,探索新的筹资方式。一方面积极发挥政府财政拨款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
该校的奋斗目标是:立足广东,辐射华南,面向全国,把广东商学院建设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建设基础好、学术研究实力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三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经过3年的努力,将广东商学院更名为广东法商大学;第二步,再经过7年的努力,至建校30周年获取博士学位授予权,争取拥有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研究基地;第三步,再经过5年努力,即到建校35周年,完全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