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耗水量小、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耐风蚀、耐高寒,具有很强的复壮更新和自然修复能力,而且成林年限短、成效快、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三五年就可发挥生态效益。国家林业局日前宣布,灌木林要计入森林覆盖率计算范围。
但目前在很多地方,人们对灌木林的认识并未到位,严重制约了灌木林的健康发展。许多人认为“灌木不是林”,随意毁坏灌木林。虽然我国灌木树种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利用极少,绝大部分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灌木潜在的经济价值远未开发出来。我国有26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4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灌木在这些区域具有独特的生长优势。只有加快灌木林培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区域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灌木林。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多次强调,灌木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灌木林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复壮更新和自然修复能力。灌木根系发达,自我繁殖快,栽种一株灌木三五年就能形成强大的灌丛,从而产生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特别是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地区,灌木林已经成为我国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实现林业战略性转变的建设重点,成为这些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森林群落。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国家将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灌木林发展。
祝列克说,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乔木很难发展,而灌木耐旱节水,繁殖容易,生长稳定,生态效益显著。如灌木的主要品种——柠条,5年生的柠条一般能覆盖地面5平方米,每亩120丛,覆盖度达80%以上,减少地表径流75%左右,减少表土冲刷65%—70%,拦截泥沙0.15立方米,是防止土壤水蚀、风蚀和固沙的好灌木品种。与灌木混交的乔木树种抗病虫鼠害能力强。许多地方通过发展灌木林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位于黄土高原区的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陕西省吴旗县,1998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封山禁牧,大力发展沙棘、柠条等灌木林,目前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灌木林不仅是重要的生态林,而且是经济效益很高的商品林,是重要的薪炭林、饲料林、工业原料林和景观观赏林,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的一种重要形式。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邰源临主任说,灌木作为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人造板、制浆造纸、酿酒果汁饮料加工业。许多灌木的嫩枝条同牧草一样都是可食的植物质饲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立的柠条颗粒饲料加工厂,年产量2万吨,可为6万只牲畜提供全年的饲料。灌木枝条可以代木,能生产多种商品。灌木热值高,是良好的薪炭林树种。灌木品种中的油茶、花椒、沙棘、榛子、文冠果等,营养丰富。一些灌木是豆科植物,含氮量、枯落叶量大,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如沙棘其固氮能力可与豆科植物比美,1公顷沙棘林,每年可固定氮素180公斤,相当于375公斤尿素。许多灌木的根、茎、花、叶、果等是名贵的中药材和保健品,在一些疾病的防治上均可作出重大贡献。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沙棘、枸杞、五味子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灌木林面积已达2.92亿亩。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营造灌木林900万亩以上,2002年更是多达1800万亩。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年均灌木林营造面积已占总造林面积的70%以上。如今,灌木已成为内蒙古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有山杏仁、沙棘、枸杞、苁蓉等食品、药品加工企业和灌木人造板、柳编、灌木饲料加工厂30多家,年创产值10亿元以上。
近年来,以灌木林为主要经营利用对象的林业产业快速兴起,灌木已成为人造板、纸浆、药材、饲料和木本粮油的重要原料,加工企业迅速发展,产品种类猛增,年产值已达数十亿元。
中央提出到2010年、2020年和205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19%以上、23%以上和26%以上。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区造林绿化进程,才能确保如期实现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状况出发,大力发展灌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