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简而言之,即文章的体裁。由于文体关涉到写作主体对自己思想、观点以及理论体系或者说“言说之事”恰切表达的问题,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反映”思想水平的功能,因而文体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但就笔者所及,在社会科学领域内,除了文学、宗教学对文体有相当的关涉外,其他学科都存在阙如之处,教育学科对此也不例外。在新世纪之交,反思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成为学界研究的一种风气之时,我们不应该对“文体”的反思排除于外。下面以教育研究为例,从通识意义上对此问题进行观照。
一、表述形式的单一化遍观教育史,可清晰地看到,在有关教育的论述或对教育的阐释中,起始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但人们在将教育科学化的过程中,却逐步形成了有关教育研究的诸多规范,表现在文体表述形式上就是单一的论著形式。当教育研究成为一门职业而非事业的时候,研究者诸多的思想见解又趋于平庸化,上升不到一个真实精神的层次。因为单一的论文的追求毕竟有碍于作者精神生命的实现,并且因为它带有功利色彩,亦妨碍作者真实意图的表达。同时,在教育研究者对教育问题的体认中,还存在诸多不能言说的思想,即能够符合论文形式表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真知灼见并不见得都能纳于论著的框架之内。换句话说,论著表达思想的功能在形式方面是有限的。
二、文体结构的程式化在文体表达形式缺乏“鲜活”特性的同时,在具体的表述中,也缺乏“活性”。这表现在文体结构的程式化上。遍观诸多教育研究的论文,所见的程式大同小异。诸如教育原理写作的一般程式是:提出问题(或一种商榷意见)——分析问题(做出若干论证,材料分析)——引申出现实意义(以意义做结语);教育史论文中关于教育家的一般程式是“引出教育家(用语多如此:教育家“长期未能引人注意”,或对此教育家思想“研究不够”或“有待重新认识、研究”)——分析其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的当代意义;比较教育学论文的程式为:提出问题——介绍国外的经验——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在大讲学术规范的今天,结构的程式化写作似乎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程式结构的单一化一方面限制了作者才思的发挥,另一方面又极易形成与生活相隔膜的写作定势,即写作是以先前的相关论文为基础,从论文中找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对教育生活的深思为写作源泉。这种脱离生活的程式化写作自然缺乏真正的思想,也使得教育研究者的学术使命与生活使命不能得以实现。
三、语言的平面化当我们说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语言平面化的时候,是指我们阅读不同教育研究者的论文,很难判断出论文作者的身份与角色;同一种语言措词,同一种色调,似乎论文都是同一作者所为。分析诸多教育研究文本,司空见惯的是对诸多教育问题全知全能的说教,给人以“舍我其谁”的印象。平面化而非个性化的语言阻碍了作者对教育问题的真实表达。此外,在很大程度上,追求语言的平面化亦使教育问题研究难以为继,显现于平面化写作中的一锤定音、肯定式的生硬语调使读者很难想象作者的言说之外有无其他的途径或解决办法,论文的写作意义是否如此之大。基于此,我们认为,在教育研究中进行或然性的研究似乎意义更为重大。
四、思想与文本的分离问题在教育研究中,存在着“辞不达意”的情形,即教育文本往往不是作者心态与思想的真实流露,人们从其间透视不出作者对教育的真正人文关怀旨趣。在很多情况下,“言不由衷”、“文过饰非”成为教育研究的真实写照。如此透视教育研究的文本,亦足以检讨出其中的若干虚假问题,即把不是问题的事情衍生为问题予以阐发,而将教育生活中的内核弃之不顾。文本若非作者思想的真实流露,那么由此生产出的知识自然就带有“假知识”的特征。这种思想与文本的分离及其间隐含的话语,对于教育研究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它不仅不能有效地推进教育研究事业的深入发展,而且形成了教育研究严重的“滞胀”性。这是我们应当予以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