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国内保健品业普遍信奉着一条令外人难以置信的金科玉律:以“概念”求生存。
一位业内人士明确地告诉记者,只要能想出一个绝招,起码能保证3至5年内财源滚滚。他所说的“绝招”,实际上就是一个能打动人的金点子,一个“概念”。
在近日于重庆召开的第二届西部医药节上,专家们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专家们认为,目前的国内保健品市场存在三大致命硬伤:产品低水平重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虚假广告满天飞。国产保健品因此一直面临全行业的信誉危机。
据北京大学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等人分析,国内保健品市场近10年来的曲折发展,证明国产保健品始终无法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1994年,全国保健品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但随之而来的“鳖精事件”让行业雪崩;随后3年陷入下跌、低迷、盘整,至1998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1999年恢复到300亿元,2000年陡升至500亿元。但2001年紧跟着便发生了补钙过热、核酸风波和针对某些保健品的质疑,全行业再次因信任危机而崩盘。2002年市场仍未恢复元气,全年销售额又回到了200亿元。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张伟、史录文、王一涛、高菘等人提供的数据表明,无论从批准的产品数量还是从实际生产的品种来看,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三类功效的保健品,约占全部产品的56%,胶囊、口服液等非传统食品形态的产品占70%,而以糖、蜜饯等一般食品形态出现的保健品仅占5%。已获卫生部批准的3000多个品种,真正进入市场的仅1/3。
企业普遍偏重宣传而轻质量、轻科技,是保健品低水平重复、寿命短的直接原因。诱使保健品企业如此决策的,则是业内盛行的“概念”炒作。一切依赖概念,一切依赖广告。保健品之间的竞争,不是质量、效果、品牌的竞争,而是企业短期内组织地毯式广告轰炸能力的竞争,是向消费者灌输“概念”的竞争。“新概念战胜旧概念之日,就是新产品替代旧产品之时”。保健品由此深陷“概念——市场——概念”泥沼。
既然要频繁更换品种,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巨额的投入和艰苦的研发。从短期盈利的角度来看,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确是极为精明。但从整个市场健康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危害极大。重庆太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保健品行业普遍存在的“以概念求生存”的非理性选择,是急功近利和暴利思维的结果。这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已对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保健食品科学造成实际的损害。国外大跨国保健食品集团早已对巨大的国内市场虎视眈眈,国内保健品行业如不加强诚信建设,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站不住脚,在国内市场上也会自乱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