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2日上午,湖南浏阳永安礼耕小学,全校400多名学生整齐地端坐在操场上。老师一声口令后,学生们开始一起作答的9道3位数连续加减法试题,低年级的同学有的打算盘,高年级的同学则大多进行心算。5分钟后统一交卷,结果是全校学生几乎全部满分。
这是我国当代珠心算教育普及的一幕。珠算是我们祖先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几千年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20世纪70-80年代,电子计算器的日益普及,珠算应用面临严峻的挑战。正当有人预言“算盘即将送入博物馆”之际,珠心算蓬勃兴起,出现了珠算事业生机盎然的新局面。
长期以来,珠算作为一种算具只能单纯地发挥其计算功能,并且这种功能也在逐渐衰退。然而实践中发现,人类长期使用计算机操作不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容易形成对机器的依赖。1966年,美国掀起“新数学”运动,老师给小学生每人发了一只计算器,结果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下降,连简单的口算也不会。日本专家也指出,过早地让儿童使用计算机,会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下降。
一些学者对珠算和电子计算机研究后发现,计算机与珠算原理一致,运算模型相同、系统相似、算法程序相当,方法技巧能够共享,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用电子技术驱动,后者是用手驱动。因此,要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珠算是再合适不过的利器。而珠心算的发现正是珠算的升华,是珠算内在优越性的必然发展。
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的简称。就是摆脱实际的算盘和打算盘的外部动作,凭借内化了的“心理算盘(珠像)”在头脑中快速高效地进行复杂的数量计算的一种独特的计算技能。上世纪80年代,在珠算比赛中,一些少儿用珠算式心算显示了威力,引起各地效仿。实践发现,这些参加珠心算实验的学生,普遍比同龄其他学生脑子反应快、学习成绩好、数理功课尤其突出。珠算的教育启智能力愈发显露出来。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珠算协会提出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全国少儿中大力推广。
我国古人用于计算方面的智慧,似乎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才渐臻妙境。珠心算以年龄在4岁至13岁的孩子为主要教育对象。目前全国约有70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珠心算教育;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在开展珠心算教育。2002年10月28日,“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成立,标志着珠算心算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历经上千年的历史,古老的珠算艺术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目前,全国已有许多城市和地区普及了珠心算教育,并且成效显著。以浏阳为例,当地的教学质量和每年的升学率在长沙地区首屈一指,这其中不能不说有当地普及珠心算教育的功劳。那么,珠心算是如何启智育才的呢?这从各地开展的珠心算教育实验中就不难得到答案。
儿童时期是形象思绪占优势的时期,正因如此,相比成年人,儿童往往能够很快掌握珠心算的要领,出现了手拨珠算无法达到的效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手、眼、耳、口和脑多种器官经常协调活动,活动频率增加,促进了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的新生,即促进了大脑发育。同时,珠心算学习要求既准且快,这就迫使儿童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力地增强了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险中发现,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每次为3分钟,而参加珠心算实验的孩子则是7分钟,有的能达到15分钟以上。
实验中许多儿童可以直接心算5位数乘4位数,或进行7、8位数加减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他们能准确无误地记下这些数字,因此珠心算学习可以把记忆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江苏常熟市报本中心小学进行记忆测试,包括14位阿拉伯数字、10个英文字母和10个中文字的无序排列,时间是10秒钟。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普通学生的1.5倍。学过珠心算的学生大都养成了快速记忆的习惯,对数字、符号有较强的敏感度,因此他们的英语及需要背诵的文科类学习也相对轻松得多。
随着儿童珠心算技能的熟练,他们的计算准确度和速度都大大超过了普通孩子。当其他幼儿还在认识10个指头数量关系的时候,实验班孩子对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心算已经了如指掌。在训练活动中,老师不断调整速度、准确度、难度的标准,把20分钟做40道题提到10秒钟做40道题,再提到5分钟做30道题;把计算数位由四位提升到六位,再到八位;由整数再扩大到小数。全国优秀的“神算子”可达到每秒计算24位数。这些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了高速、高准技能的计算思绪程序,成为得天独厚的脑功能优势。
不仅如此,参加珠心算实验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均衡发展。调查表明,90%以上的珠心算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而且在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热爱劳动、参加组织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优秀的才能。
由于珠心算的内在优越性,目前,中国珠算协会本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鼓励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珠心算教育实验。宁波德培幼儿园提出“快乐珠心算”的绿色教育法概念,寓珠心算于幼儿游戏、玩牌、走棋等娱乐项目中,把枯燥无味的加减操作变成乐趣横生的智力游戏活动,深受家长的喜爱;广西北海市海城区11小学,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珠心算教学,以其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珠心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推广和普及还只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中国珠算协会会长迟海滨指出,“她的发展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首先,珠心算教育简单易操作,且成效明显,因此很容易受到家长的欢迎。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珠心算在一些学者和教育界人士中存在分歧,他们普遍对珠心算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和促进大脑发育方面有质疑,提出有必要进一步通过科学的手段加以确认。事实上目前对珠心算的理解也基本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从脑机能活动的方面进行探讨以及在实验室里通过严格的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测试。当务之急是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对珠心算深入地进行科学探索,揭开其奥秘,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其次,当前珠心算教育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并带动了市场需求,随之出现了各地纷纷办珠心算学习班的情况。这就难免产生鱼目混珠的情况:有的珠心算教师未经过规范性的培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教材杂乱,教法生硬;更有的胡乱收费或高收费,没有统一标准,这些问题既给学生家长造成困扰,也影响了全国珠心算教学、考核、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迟海滨指出,目前中国珠算协会已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正在着手加以整改:一方面要进行全国统一的珠心算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开发统一适用教材;同时规范师资队伍,提出实行教师市场准入制,即从事珠心算教学的老师必须经过珠算协会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上岗证、资格证后,方可从事珠心算教育;另一方面对珠心算学习班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凡是违犯国家相关法律的个体学习班一律取缔,增加办学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普及珠心算。